解放日报:中国经济既无通胀压力也无通缩压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 14:04 解放日报 | |||||||||
刘熀松/文 上半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422亿元,同比增长9.5%,同比仅低0.2个百分点,没有出现“硬着陆”,也没有出现“软着陆”,而是运行平稳。宏观调控遏制了投资的过快增长,延长了经济景气周期,取得了预期效果。现在大家非常关心未来我国经济走势,我们的判断是全国经济周期下行期即将开始,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经济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联储连续10次上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已达3.5%,并有可能继续调高,这表明美国积极货币政策的终结,美国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将减弱,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短期进一步加快较难。第二、全球房地产市场的上升周期已经或正在结束,将进入漫长的下跌周期,这必将减弱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甚至给世界经济的增长带来负面影响。第三、国际能源价格尤其是石油价格上涨幅度太大。1998年12月份,美原油价格曾创下每桶11美元的低价,2001年12月份,美原油价格也曾创下每桶18美元的次低价。此后,石油价格一路上涨。近来,美原油价格创下每桶70美元的历史高价。如此高的油价,已对世界经济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由于中国是石油的净进口国,扶摇直上的石油价格直接增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本。第四、人民币于7月21日升值2%。尽管升值幅度有限,对实体经济影响有限,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第五、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摩擦加剧,中国商品出口受到影响,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慢。第六、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上升周期已经结束,其形成的巨大供给能力正在释放,中国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有可能发生逆转。第七、这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开始于2002年下半年,至今已经3年,已经超过了以往上升期只有2年的惯例。 因此,我们初步判断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放慢,经济将进入收缩阶段,进入经济周期的下行期。当然由于中国经济已经起飞,由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动力,如城市化加速、消费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大幅增加等积极因素依然在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如果没有重大的突发事件,没有来自外部的巨大冲击,那么初步预计全国经济的这次收缩将是温和的。 当经济进入收缩期后,未来中国经济会不会像1998年、1999年那样出现通货紧缩?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经济学界讨论较多的问题。早在2003年下半年及2004年,大家普遍关心中国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我们当初的观点是不会,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无法向消费品传递,但服务类价格会有所上涨,事实证明这些判断是正确的。那么,未来中国经济的物价情况会如何呢?我们预测,服务品的价格仍有可能上涨,公用事业类价格也有上涨的动力,石油价格上涨也会带动部分商品价格的上涨。 但是,抑制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因素也有不少。商务部近期发布的下半年600种主要消费品供求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72种,占28.7%;供过于求的商品428种,占71.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因此,我们的判断是中国经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至少在今年下半年,既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也不存在通货紧缩的压力,更多的是价格结构的调整。对通货紧缩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更无必要。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经济景气研究中心主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