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地方政府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地域形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 10:21 光明网

  邓海建 

  9月1日《新闻晨报》消息:今年3月,河南省委副书记解读如何提升河南人形象。面对长久以来某些地方对“河南人负面形象”的片面夸大问题,“河南人的负面形象,说到底还是个穷的问题。”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分析其中的原因。

  在经济发展日益同质化的今天,谁都得承认:基于历史人文等综合基因的“地域形象”还旗帜鲜明地张扬着。从倍受诟病的“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的横幅、到招工时“某某的留下某某的走人”的残酷,妖魔化的地域形象已经成了不容绕道的劫难。卢梭在《忏悔录》里感叹:“任何一种事物,无论它粗鄙还是高贵,如果被演变成一种仇恨的公共形态,往往也就失去了公平与公理。”但抽象的公正和公理又是荒谬的,很显然,地方政府是清醒的,王全书说: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河南形象。当河南人开始直面“穷”这个根源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思考:那什么来捍卫我们的“地域形象”?

  首先得靠积极得力的社会文化层面的“软引导”。“地域形象”在本质上更似一种“文化形象”,是由地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人类心理活动引发的一种舆论倾向。比如地域歧视,学者喜欢教育我们通过公民权利领域的司法介入来因应,纵使能对逾越底线的歧视行为治罪,但要删除这种已渗入社会心理中的歧视心态,法律怕是鞭长莫及的。传播学人士说,我们不能只依赖于孤证;一位英国报纸主编说,现在信息传播只有风波,没有始末……是的,就是这个多媒体的年代,妖魔化的地域形象可以比“段子”传得更泛滥、比短信传得更弥漫,良好的地域形象需要积极有效的文化沟通与对话,你沉默,你就可能被误读。曾在网络上流传深远的评书式的音乐作品《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就是传扬东北地域特质的一个经典——纵使是歪打正着。

  当然,“穷”是个大问题。安土重迁的传统,是地域形象的土壤,但若不是为谋生计,谁肯背井离乡?是的,地域形象的背后就是经济形象。以“经济分析”研究“非经济问题”著称于世的贝克尔,1957年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歧视经济学》,他认为“雇主歧视是一种‘自我毁灭’的爱好――因为沉湎于这种爱好的雇主提高了营业成本”,但正因为此,所以振兴河南也好振兴任何地域经济也罢,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兼容的体制来迎头赶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痛定思痛”:譬如河南优秀工商企业能不能承载起河南标签的作用;市场经济在河南有没有更亲切的通行证……

  巴尔扎克《高老头》中巴黎人称拉斯蒂涅为“外省人”,但现在的巴黎人再这样称谓一个外来青年,免不了要被投诉的——可见制度设计对于地域形象的匡正也很重要。当然,最重要的是:小到一个区域、一个城市,大到一个县、一个省、一个国家和民族,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地域形象就要真正与时俱进、与日俱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河南人相关网页共约6,39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