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美国模式的一半更适合中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3日 10:52 中国经营报

  据《信息时报》报道,日前广东省卫生厅廖新波副厅长指出,医疗体制关键是改革的方向必须明确,配套的政策要完善,改革的效果是以改善公民的就医环境而不致使看不起病和病不起。他认为眼下当务之急是研究社会医疗保险和发展中的商业保险问题。如何发展市场经济下医院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是接下来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廖新波认为,医疗机构应该强调它的公益性,而不是营利性。市场主导型的“美国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国,因为这种模式下,公立和私立医院都在市场上平等竞争,政府除了严格监管外,只负责为穷人、老人医疗
埋单。市场主导的结果是,医疗服务越来越好,但医疗价格也越来越高。他更倾向于政府主导型。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学专家梁浩材教授认为,理想中的医疗体制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既要发展基础医疗,又要发展高端医疗;既要增加政府投入,又要引入市场机制;既要发展公益医院,也要允许部分医院赚钱。

  点评:按照廖新波先生的说法,所谓的“美国模式”就是:公立和私立

医院都在市场上平等竞争,政府除了严格监管外,只负责为穷人、老人医疗埋单。这样的模式,难道不正是一种社会医疗保障和市场化兼备的“理想模式”吗﹖但事实上,“美国模式”的实行效果并不“理想”。“美国模式”的实施结果并不是廖先生所说的“医疗服务越来越好,但医疗价格也越来越高”。他们的“医疗服务越来越好”是真的,因为市场竞争一定会创造好的服务,但并非“医疗价格也越来越高”,而是政府的医保开支越来越大。政府为穷人、老人埋单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优越性和这种保障所导致的令政府财政无力承受的越来越大的开支,是一个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无法解决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医疗保障无法像其他社会保障一样采用刚性约束的办法。

  我们可以测算出一个人为衣食住行所需的最低生活标准并统一地发放给每一个被救济者,但我们无法在医疗保障问题上如法炮制,因为疾病并非像“不吃饭就会死”一样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而我们更无法预知一个人的一生中是否会得哪些大病,并准确地预算需要花多少医疗费。所以,医疗保障费用无法像社会救济金那样按人头定额发放,同时又由于经济学的假设前提“人是自利的”和政府对医疗及其费用的“信息不对称”,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公费医疗”无一例外地倾向于经费的膨胀而不是缩小。这才是“美国模式”的真正弊端,也是全世界都无法解决的难题。只有少数非常富裕、人口不多的国家,他们的政府才有财力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保障而不至于捉襟见肘。

  对中国来说,不能实行“美国模式”的原因并非由于这种模式的不公正,恰恰相反,而是因为中国政府无力为所有的穷人和老人埋单。从实际出发,我们只能做到“美国模式”的一半,即让“公立和私立医院都在市场上平等竞争”,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但对于穷人和老人的医疗,恐怕只能采取政府适当地给予定额补贴和

医疗保险相结合的办法来设置标准较低的基本保障。同时,在放开兴办私立医院的同时,政府应该彻底摈弃将公立医院市场化的荒唐做法,对公立医院恢复全额拨款并严禁所有的公立医院营利,让公立医院主要为穷人提供价格低廉的医疗服务。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12,600,000篇。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