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灼伤亚洲经济 滞胀威胁考验中国经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3日 09:42 中国经营报 | |||||||||
8月31日,受油价飙升忧虑影响,投资者再度大量抛售菲律宾比索。当日美元兑菲律宾比索收于156295,创出年内新高。 而在两天前——7月29日,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每桶70美元大关时,印尼盾兑美元收于107401,连续两周下跌9%,创造了四年来的最低水平;印尼雅加达股市也大跌5.2%。与此同时,亚洲货币全面走低。
种种迹象表明,高油价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在放大,亚洲汇市和股市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拉托在油价突破70美元大关后表示,亚洲货币普跌的形势表明,受高油价冲击,亚洲经济增长的车轮可能出轨,印尼和菲律宾已经出现的高通胀就是例证之一。 亚洲成“重灾区” 三年前印尼就无法达到OPEC(欧佩克)的产出配额,今年结束了石油净出口国的身份后,成为OPEC下的原油净进口国。油价上涨直接抬高印尼通胀水平,7月份印尼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7.84%。持续的通胀压力导致外汇市场上印尼盾卖盘急剧增多,汇率一路直跌。 据外电报道,印尼将与日本达成协议,将早前双边货币30亿美元的兑换规模扩大到60亿美元,以应付类似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而短缺的外汇储备。 “70美元/桶的高油价已经对亚洲市场形成了明显的冲击。产油国印尼尚且如此,其他亚洲国家经济也会受到影响。”虎杰投资首席分析师张寅说。 “亚洲货币的走低反映出投资者对于高油价下亚洲经济增长的负面预期。本次油价上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原油的巨大需求,但国际资金的炒作无异于火上浇油。持续高位的油价首先打击的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张寅说。 亚洲开发银行最新发布的“亚洲经济观察”调低了去年年底对于东亚经济的增长率:2005年东亚经济增长6.8%,如果不包括中国,这一数字将被改写为4.4%。而2004年该地区的经济增速高达7.6%。 “亚行此前的预测都是基于亚洲经济增长的一种自然回归。2004年的经济增长达到了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高点,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当时并没有考虑到高油价因素。”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说。 不会形成石油危机 每一次石油价格的暴涨几乎都演变成全球性的石油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前奏。本轮油价高企会导致第四次石油危机吗? “关键要看油价上涨会不会长期持续。但与前几次石油危机相比,这一次有明显的不同。”汤敏说。 国家信息中心石油专家牛犁认为,本轮油价上涨不会造成所谓的石油危机。“这一次油价上涨不是实际供给短缺造成的,而是投机需求旺盛所引导,有基本面支撑。而且,各国经济承受高油价的能力与前几次石油危机时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比如,美日和欧洲经济的生产率提高了,对石油的依赖却在下降。” “高油价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石油持续高涨,高油价并没有成为大国外交关系中的话题,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也没有举行石油高峰会。对于美国和欧洲国家来说,70美元/桶的高油价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张寅说。 汤敏也同意高油价对于亚洲一些原油进口国带来冲击,对于美国经济影响有限。“美国公司实际上控制了相当部分的原油出口,所以高油价的利润也转移到了美国。”事实也是如此。美国主要经济指标的稳定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石油风暴时期形成鲜明反差。尽管市场人士预期“长特里娜”飓风将给美国带来历史上最高的损失,甚至传言美国可能会动用战略原油储备。但是,美元和美国债券却运行得相当平稳,国债市场的长期利率一直保持在低位水平。 中国面临滞胀威胁 作为原油进口大国及经济高增长国家,高油价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三大影响:一是贸易差额;二是能源价格提高,企业成本上升,降低了企业未来投资预期;三是油价高成本传导到下游和相关产业,引发通货膨胀。 在贸易差额的表现上,如果以2005年原油均价高出去年每桶15美元计算,今年中国为此将多支付143亿美元的石油溢价。“大约相当于我国两个月的外汇顺差”牛犁分析:“2005年中国原油进口将达到1.3亿吨,折合约9.55亿桶。” 云南大学副校长曹和平教授以去年全球经济的GDP和石油消费量推算,中国石油成本占GDP比例仅为1%。他分析道,2004年全球消费了37亿吨石油,创造了40万亿美元GDP产值,一吨油折合成7桶油,以2004年平均油价每桶40美元计算,可以计算出油价占全球GDP成本约为2.5%。中国进口原油占40%,因而成本占GDP大约为1%。 张寅判断持续上涨的油价将推动物价上涨,带动CPI上涨一两个百分点。“首先是交通、物流等行业价格高涨,然后是水电气等公共服务价格上涨,下半年出现输入性成本型通胀不可避免。” 相对于贸易差额的压力,多数专家更担心对企业成本提高以及未来通胀压力的加大。“我们要花至少三个月的时间来适应中国宏观经济的滞胀,即通货膨胀加速,而经济增长放缓。”张寅特别指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