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调节收入还是保障财政 不同人不同解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 10:18 瞭望东方周刊 | |||||||||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卢波 实习记者 孙嘉琪 北京报道 个税的第一作用是调节收入水平,还是保障财政来源,这两种观念的分野决定了对起征点的判断 “工资条上所失去的部分是最令人紧张的,所以我从不迟到,努力完成工作定额;所
张小姐26岁,在北京国贸中心一家公司上班。像她这个年纪的中国工薪族,第一次拿工资的时候就知道每月工资条上扣去的几百块钱叫做“个人所得税”。 三因素促个税改革 公务员路强1980年参加工作,尽管《所得税法》是在那年9月颁布,但他却是在15年后的1995年才知道要交“个人所得税”。1995年的工资改革使路强的月工资首次突破800元的个税起征点。 时至今日,在中国大多数城镇地区,月薪800元已经从值得羡慕变成值得同情。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前两个季度,中国劳动者平均劳动报酬达到8040元,平均月薪为1340元。800元起征的个人所得税几乎成为工薪一族的“人头税”。 以税收规模论,个人所得税只占中国财政收入诸税种的第五位,以纳税人数而言,它无疑是第一大税种,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个与普通公民关系最密切的税种的消息甫出,顿时成为舆论焦点。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8月23日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7次会议上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作说明时说,800元起征标准制定以来,中国人的收入来源结构、消费支出结构和社会分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1993年,就业者月薪收入在800元以上的为1%左右,到2002年已升至52%左右。 此外,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全国城镇职工的人均消费支出为每月1143元,已超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每月800元的减除费用标准。向这部分个人收入征税,将影响居民消费能力。金人庆表示,草案提高起征标准,意在解决城镇居民生活费用税前扣除不足的问题。 金人庆在就修正草案做说明时提到的第三个因素是,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不严,导致税收流失,真实个人所得与税负水平脱节。当前政府征收到的个人所得税中,65%来自工薪阶层,与大多数国家的所得税税源结构有差别。鉴于此,新提交的个人所得税法修订草案在第八条中增加了有关高收入者必须办理纳税申报的规定。 起征点的不同解读 个税起征点从800元上调到1500元,上调幅度将近100%,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仍然是上调幅度不够大的声音。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丁元竹分析说,考虑到物价的变化,计入通货膨胀率后,今天的1500元实际上就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的800元,可以说没有实质性变化。这意味着个税的纳税主体还将是工薪阶层,个税的税源结构不会改变。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一位研究人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人们逐渐感受到税收压力实际上是分配方式变革带来的后果。 改革开放前的低收入时代,人们在工资条上看不到明显的扣除,是因为国家在一次分配时有很大的发言权,可以直接规定国民收入哪些用于消费,哪些用于积累;经营主体多元之后,国家调节收入的手段主要放在税收等二次分配环节上。 这位专家认为,选择恰当个税起征点,必须在保证财政税源和保护纳税人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确定1500元的起征点,是经过对全国范围内劳动工资水平的分析得出的平衡点。 也有专家认为,个税起征点上的争论反映的是税收观念的不同。个人所得税的第一作用是调节收入水平,防止贫富两极分化;还是保障财政来源,这两种观念的分野决定了对起征点的判断。 尝试新调控手段 在谈到推动此次个税改革的动力时,很多专家注意到,财政部长金人庆在向人大做草案说明时提到通过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费用税前扣除额度来刺激消费。 通过减税刺激经济是西方国家经常采用的办法。以往,中国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惯常做法是政府主导增加投资。这次通过减税刺激消费的思路是宏观调控方面出现的一个新变化,有望改善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消费不足这个薄弱环节。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丁元竹则认为,个税改革提高个税起征点,并不意味着“减税”将成为本届政府的经济思路。 他说,温总理提到本届政府的任务时,强调“政府该管的要管,不该管的不管”,可以推测公共财政这一块的管理会加强,财政也将进一步增加。 丁元竹认为,提高个税起征点减少的税基,可以通过加强对高收入者所得税的征管来弥补,工薪之外的收入纳入税收登记范围,将补偿低收入者免交的所得税。税基减少将使税务部门将精力集中在高收入者所得税的征管上,有助于所得税税源结构的改善。 丁元竹认为,中国政府推动税制改革的目的是调整税源结构,而非整体上“减税”。他预测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之后,征收消费税、遗产税等其他税种的税法都将逐步制定。通过税收调整二次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将是今后税制改革的一个方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