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央企考核宜有多重考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8日 09:18 经济观察报

  程明霞

  国资委日前公布了对179户中央企业2004年度经营业绩的考核评级及奖惩结果。这不仅是国资委成立两年半来第一次将所辖央企的经营状况公之于众,也是国企改革20年来,第一次对国企老总们的能力和成绩逐个打分并依据分数兑现奖惩。(相关内容请参见本报8月22日头版报道《国资委放榜》)。

  国资委此举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长期以来,“所有者缺位”与“内部人控制”使得国有企业一直以来都缺乏一套对内部管理层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乱借贷、乱投资、管理混乱而不透明、“穷庙富方丈”等等难以根治的痼疾,皆因此而起。两年半前国资委的成立,从形式解决了“所有者缺位”的问题,而首度公开对央企负责人的业绩考核、评级与奖惩结果,则是“所有者”到位后从具体措施上消除“内部人控制”的重要之举。一直以来,由国企负责人自己考核自己、自己给自己定薪酬发奖金的情形,有望因此而终结。从这个意义上讲,国资委此番放榜在国企改革的历史上具有突破意义。

  但是,细究国资委此套考核制度的方式、原则与导向,仍令人有一些疑虑。

  首先是考核办法本身存在的一些技术性缺陷可能导致某些后果。在国资委公布的这份榜单中,25户获得A级的企业,大都集中在石油、电信、电力、军工等少数垄断性行业。这些公司金榜题名,令人难免质疑其含金量。正如长期研究国企高管激励约束机制的专家所言,如果不区别所辖企业在垄断性领域与充分竞争性领域的巨大不同,而以“一刀切”的考核指标来奖惩不同企业的负责人的话,显然将产生公平问题。

  的确,国资委所辖的央企不仅布局甚广、而且规模差距极大,既有处于绝对垄断领域的巨无霸企业,也有处于异常惨烈的充分竞争领域的小企业;既有自建国初维持至现在的老工业企业,也有近两年才起步发展的新兴行业。垄断性企业与竞争性企业、老工业企业与新兴技术企业的巨大差别,显然需要对其负责人有区别对待的考核指标。

  正如黄金地带的铺位所交租金自然要高一样,对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国电信等垄断性公司的考核标准理应提高。我们注意到,9家企业因个别指标没有完成考核目标而被评为D级,国资委没有提及这9家企业的名单,更勾起人们的兴趣,如果这9家公司中有的属于充分竞争行业,他们因“对市场的变化情况考虑不足”,“所以导致个别指标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了”,那么被评为D级是不是显得不太公平?

  此外,国资委此套6易其稿后最终确定的考核办法,在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中,采用的基本指标分别是年度利润总额与净资产收益率、以及任期内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与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这样的考核指标凸现了国资委要求央企负责人致力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明确导向。

  这本无可厚非,但国资委的4个基本指标,并未做细化的区别,而是一概要求其所辖企业在年度与三年任期内的利润最大化。可能的结果就是:垄断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而愈加滥用其垄断地位,而充分竞争性领域的企业负责人,在垄断性企业优异成绩的刺激下也可能发生短期行为(令人想起过去的承包制);新兴企业,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在创办之初往往需要几年时间的大投入以开拓且稳固市场,而国资委要求其年年有增长、三年内必须保值增值的目标,则有可能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阻碍。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型央企在这种单纯要求利润最大化的考核导向下,可能会忽略企业内部制度方面的改革。漫长的国企改革探索推进至今,我们已经明白,仅仅放权让利、或加大投入与技术改造等等方式,都只能挽救企业一时,却不能保证国企的长期发展前景。而只有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才是国企改革的最终目标。

  因此,国资委在要求央企创造出色的利润成绩的时候,决不能放慢央企制度改革的步子。

  目前,大型央企在改制、股权多元化等方面的改革进度都远落后于地方国企。其原因除了大型企业改革难度更大之外,还因为眼下效益不错因此缺乏足够的改革动力。国资委官员也承认,因为这两年宏观经济形势向好,使得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在推动企业的主辅分离、整体改制方面并不积极。而李荣融主任自国资委成立之初就宣称的三年内在所有央企都建立起规范董事会的要求也一直进展得比较缓慢。

  国资委官员在当日放榜时表示,对九成企业都完成了既定目标、取得出色利润的考核结果非常满意。而我们认为,在国资委这次突破性的首度放榜之后,一方面还需尽快完善考核办法本身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以避免可能出现的一些与市场改革方向不符的结果;另一方面,国资委在驱使央企追求利润的同时,要用更多的精力推动大型央企的董事会建设与股权多元化的改革。

  最后,我们以为国资委的考题中还应有“公司公民”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要考核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努力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造福民祉相一致,努力使国有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与民众利益的最大化相一致。如果国企石油公司依旧把国产石油以

国际油价出售,国有电信公司依旧在民众质疑声中毫无作为,那么,这些公司在国资委考题上的高分,对社会而言却可能意味着支出的增加。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