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生:全盘否定10年的医疗体制改革有失公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 22:42 人民网 | |||||||||
近日,有关医改是否成功的话题,成为舆论的热点。有媒体报道说,“九成公众不满意10年来医疗体制变化”,更是引起强烈反响。实事求是地看,说十年医改一无是处,我觉得不够公正,但从结构分析上看,十年医改的确存在着不少问题。 卫生部有关官员此前曾明确表示,当前医疗服务市场上出现的“看病贵”、“看病难”等现象,根源在于我国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比较差、医疗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首先说说公平性问题。公平性对于病患者来说,最直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医疗保障上覆盖不公平。现在,病人基本分为三等:公费医疗者、医保人员、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的自费患者。在医院看病就医,本来大家的身份都是“病人”,都应享受一样的治疗水平,但“身份”不同,则导致了种种不同。公费医疗者,“财大气粗”,有病就看,有药就拿;医务人员知道你是公费医疗者,于是,什么药贵就开什么,数量也多多。而自费患者,小病挺着,实在不得已到医院,处处“节省”又招来医生护士的不待见。总之,细心看一看,就能感受到这三类人的不同,其中的“不公平”,让人感觉实在不舒服。二是利益关系的不公平。笔者家属前些时在三甲医院做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住院近一个月,各种费用五万多元,其中人工髋关节的材料费就达三万多元。这么高的价格难免令人生疑:人工髋关节的进口价到底是多少?从进口到使用终端,中间经历了多少环节?加了多少价?谁能给患者一个透明的交待?此外,这三万多元的材料,医保只报销四五千元,报销比例真的就该是这么低吗?报销比例过低,很多人依旧会是看不起病。 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集中体现在医院的管理效能上。看病贵,看病更难,多数医院的“服务含金量”同样难以恭维。以骨科为特色的三甲医院,想租个轮椅都没有;病房与门诊相隔很远,可住院病人做任何检查,都要去门诊,病人的难处可想而知。凡此种种,不再多说。看病的不方便、不人性,相信每人都能说出几点来。 如果要总结十年医改取得的成就,我以为最值得书上一笔的,那就是医疗保障的社会化布局已经初步建立。享受医保待遇的市民,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医保个人账户。国家的医疗补助虽然还不多,有些病种的报销比例也还不高,但由于是政府统一支付,医院统一办理,所以报销过程变得简单,且不再受制于单位的支付能力。 全盘否定10年的医改有失公允,客观的评价,笔者以为,还是应从结构的意义上做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成功之处;从技术层面解决大方向不错但操作不很成功的地方;以纠偏的思路,解决大方向出现偏差的问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