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国:从德国经济案件看治理经济腐败的良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 14:40 环球时报 | |||||||||
江建国 六七月以来,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一向具有良好声誉的德国,陆续揭出几个腐败案件。鉴于所涉及的都是有影响的大公司,所以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不小。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科达公司的人事经理赫尔穆特·舒斯特从分包商手里接受贿赂,此外又勾结大众公司雇员方面的最高代表———企业委员会主席克劳斯·福尔克特联手成立皮包公司,试图从
这些腐败案件的背景并不完全相同,细节和所造成的损失也各有所别。但不容否认的是,经济界的腐败现象在增多。中饱私囊也好,试图靠行贿对政府或经济界决策层施加影响也罢,总之是腐败行为。据德国“透明国际”组织创始人、主席彼得·艾根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德国的腐败现象呈上升趋势。 从德国舆论界的议论来看,治疗腐败顽疾要多方面努力。从社会方面来说,企业必须丢掉“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必须打消要获得订单就不能不行贿的观念。德舆论界指出,无论在德国内,还是国际上,在几年之前,行贿、贿赂等行为实际上是个很忌讳的话题。发生腐败行为,企业为了自己的声誉往往秘而不宣,千方百计遮掩。而政府不仅在立法方面存在漏洞,而且还多多少少地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例如,有些企业为了获得来自国外的订单而行贿,其费用甚至可以列入免税行列。这种状况直到1999年才得以改变。 提高透明程度。彼得·艾根先生在一篇谈话中认为,增强透明性,通过公开招标采购大宗物资、信息自由是预防腐败的良策,越透明,腐败就越难藏身,尤其是涉及建筑订单、矿山开采等行业。 对最易受腐败侵蚀的行业人员严格监管,制定详细的行为准则。例如,接受礼品的标准。艾根先生认为,诸如海关、财税行业的职员,权力都很大,必须制定出具体而又严格的行为标准,直至详细到“是否可以接受工作对象的一杯咖啡”的程度。 要酝酿惩治腐败公司的“黑名单”法律,即曾经有腐败行为的公司,将被清除出公共工程承担者的行列。 2002年,德国经济界为加强打击内部的腐败行为,成立了一家名为“预防”的咨询顾问公司,为各企业的安全提供建议,挖掘企业内部的蛀虫。这家公司的负责人都是德国复兴开发银行和瑞士信贷银行的负责人亲自挑选的,该公司的20多名专家也全部来自政府的刑警、情报部门,以其丰富的经验为企业提供服务。据这家设在汉堡的公司说,2003年德国经济犯罪造成的损失达68亿欧元,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该公司的经验是,预防重于事后的调查,而企业内部的透明程度最为重要。据公司负责人说,在其客户委托的调查中,大约1/3没发现犯罪行为,另2/3有不正常情况。这2/3之中,又有约一半够得上提出诉讼。挑选高水平的专家组成专业化的“反腐败”公司,帮助企业发现内部漏洞,追踪蛀虫,不失为一条反腐良计。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