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市场经济时期 开始问路收费有什么不可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 09:37 珠江晚报

  在“借问酒家何处有”的自然经济年代,“问路”与“指路”是属于传统道德构架范畴,但是,在长度用纳米、速度用光年计算的时代,把“问路”与“指路”关系仍归置在道德自觉和公民义务的范畴,只怕终是海市蜃楼。“问路收费”有什么不可以?

  首先得说说公共资讯,有人动辄用这个大帽子来责罚政府,的确,一个“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有义务为市民提供及时全面的衣食住行的参考,但是解决公共资讯的矛盾
并不是政府的“专利”,公共资讯服务毕竟不可能覆盖每一个时间节点或者每一个角落。何况,城市信息和问路是两个概念,一般在车站问询的旅客不仅是问路,还经常问一些关于城市的具体问题,无论是城市信息采集、还是打印的问讯清单,都是需要成本的。

  最后还有“面子观”和“效率观”的有趣博弈。一提到问路收费,就有人洪水猛兽视之,说是大掉北京形象的事情、是“细节决定品位”的悲剧,可是,我们思考过没有:现代的都市路网复杂,单位林立,随口回答的内容有时候会耽误问路人的行程,这种无成本下的低效率相比低收费下的准确信息带来的高效率——若是当事人,您会选择谁?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