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国汽车业未来堪忧 拉美化并非杞人忧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 01:01 中华工商时报

  李爱明/文

  现在除了政策优势,中方在合资中已经拿不出其他的筹码了。而随着入世条款的逐渐兑现,市场和政策必然会越来越开放,中方的保护力度也将大打折扣。到那时,中国汽车业该拿什么换明天?

  中国汽车产业“拉美化”真的不是杞人忧天。

  汽车业内很多人都怀念2003年,因为那时侯车市火得一塌糊涂,只要做与汽车沾边的事都赚钱。造车的和卖车的就不说了,连在车展上卖盒饭的一天挣的都能抵平常一个礼拜。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光景大不相同了。

商务部的统计说,去年汽车行业5857家企业中,亏损企业达1020家,约占全行业的17%。今年上半年,这个数字进一步扩大,汽车行业利润下降幅度达48.8%,亏损额上升了1.4倍,占机械行业新增亏损额的95%。全国重点汽车企业中竟然有1/3上了

  亏损名单。

  这可不是小的数字。

  耐人寻味的是,汽车销售并没有与利润同时下滑,反而呈现出温和增长的态势。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累计生产汽车303.6万辆,其中轿车134.25万辆,产量同比分别增长了6.5%和5.2%。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销售和利润的背离走势?

  原因当然有很多。产能过剩和竞争激烈导致价格下降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就是成本的提高。

  众所周知,汽车价格一直是节节下降的。有统计说,2003年和2004年,轿车价格的降幅都在10%左右,今年的情况估计也差不太多。

  但是,与整车价格下降相比,采购成本却是逆势上升的。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表明,自2002年以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持续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这一差距在今年进一步扩大。因为竞争激烈,汽车企业不可能再提高车价,所以只好自己消化,这样的结果就是利润减少。当然,对于一直处于暴利中的汽车业来说,这也是一种理性的回归。

  值得注意的是合资企业的亏损。

  目前国内市场约90%的汽车品牌都来自于合资企业,这些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之高不需要用数字说明,你只要到大街上溜达一圈就会有直观的感受。如果要用一个词来表达这种局面,“沦陷”也许是最合适的。

  按常理推断,合资企业整车的价格下降,零配件价格也应当同步下降才对,但事实恰恰相反:零配件价格并没有同步下降,其利润保持了相当程度的稳定。

  奥妙在哪里?

  就在于:整车企业外方最多只有一半的股权,而零配件供应企业多是外方自己的。换句话说,跨国公司把利润从整车企业转移到自己独资或者控股的零配件企业去了。

  至于具体的操作,一般是这样的:外方利用自己的优势牢牢控制住合资企业的配套采购权,从本国或者跟进的本土化零配件公司采购零配件,其价格一般远高于国内同等产品,有的甚至高出几十倍,然后从中赚取巨额利润。

  从外方进口的就不说了,就算从国内本土化的零配件公司采购,因为政策只规定了外方不得控股整车企业,而对零配件企业没有类似要求,所以,外方还是可以通过独资或者控股的零配件公司来转移利润。国内零配件企业因为技术和规模所限,一般只能生产中低端的零配件,无法与其进行竞争。

  其实,外方的算盘并不复杂:整车企业就算挣钱至多也只能分一半,而整车企业一旦不太挣钱,我在零部件采购上依然能把钱赚足,风险更小,何乐而不为?

  而合资中方一没有技术,二没有品牌,再加上外方企业一般都在合资初始就要求“原始供应原则”,跟进一批外方原班配套企业,配套体系几乎全封闭,国内零部件企业几乎被排除在外,所以只能徒呼奈何。事实上,对短期利益的追求恐怕使着急引进外资的地方政府也无暇多顾及这些问题。

  通过零部件采购转移利润只是跨国公司“盘剥”中方的一种手段,提高本已高昂的品牌使用费、技术转让费等也是其采用的重要手段。由于跨国汽车公司在国内一般是“一女二嫁”,所以两家合资公司的中方经常为了一个好车型而蚌鹤相争,外方则渔翁得利。最近的例子就是德国大众在

帕萨特B6国产化一事上频频在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之间“踢皮球”,由于技术转让费实在过于高昂,让合资企业难以承受,导致其迟迟难以落地。

  审视目前的汽车业合资布局,不难发现,合资主要集中于整车和低附加值零部件制造领域,而关键的整车设计、动力系统研发以及零部件互购和OEM供应则很少涉及。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都无法否认,这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有统计说,目前我国关键

汽车配件制造企业90%已被外国公司把持———就像整车领域市场已经被外方控制一样。在“以市场换技术”的中外合资联盟中,我们失去了市场,却并没有换来真正的技术。难怪有人“刻薄”地比喻:一只猪和一只母鸡合资开餐馆,鸡用自己下的蛋出资,猪用自己的肉出资,当猪肉割完后,合资还进行得下去吗?

  有业内专家说,现在除了政策优势,中方在合资中已经拿不出其他的筹码了。而随着入世条款的逐渐兑现,市场和政策必然会越来越开放,中方的保护力度也将大打折扣。到那时,中国汽车业该拿什么换明天?

  中国汽车产业“拉美化”真的不是杞人忧天。

  (23G1)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