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从苏浙两省GDP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反差说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 01:01 中华工商时报 | |||||||||||
吴学安/文 长江三角洲作为当今中国最具活力、最富饶的地区之一,正进入发展的全盛时期。据江苏省最新的统计表明,2005年上半年,江苏位于长三角地区沿江的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通和泰州八城市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7085元;浙江位于长三角地区北部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六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948元。尽管去年以来
近年来,长三角十几个城市的居民收入与GDP呈现出同步增长的可喜局面,并由去年平均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628元。位居长三角的江苏八城市居民收入增幅更是出现强劲的赶超态势,但与上海、浙江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如2004年上半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9%,江苏为13.5%;2005年上半年浙江为14.7%,江苏为16.2%。两年的资料表明,江苏人的收入增长幅度比浙江快,但仍没有快到弥补收入绝对值差距拉大的程度。 值得关注的是,江苏在近年来的GDP大比拼中遥遥领先,如去年位居长三角的8个城市GDP达到12451.75亿元,占整个长三角比重的44.2%;而富甲一方的浙江却只有6000亿元。即使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江苏的经济总量也足以让人惊叹。在长江三角洲的十几个城市中,GDP超过千亿元的有8个,其中江苏就占到4个。然而,光看GDP的增长,显然不能真实地反映苏浙两地居民真实的生活水准。从理论讲,经济总量较强地区的居民就该有较高的收入,但江苏长三角城市的GDP总量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的如此之大的反差,就不能不促使人们重新审视GDP到底能否给居民生活水平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一些地方为了能发展地方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采取的举措多为不惜任何代价单纯地追逐GDP的增长。在不少地方,一些干部为了追求任期内的“政绩”,热衷于搞五花八门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往往忽视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在一些人的脑子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GDP为中心”,这种带有严重计划经济烙印的发展观,往往会将发展经济带入歧途。事实上,江苏人的收入水平改革开放后到1997年前均高于浙江人,只不过这种局面到了1997年发生了变化,主要原因是当时江苏的乡镇企业发展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形,而与此同时浙江的民营经济却得到飞速发展。 应该说,江苏与浙江最大的差距是民营经济的差距,差距至少有15年,目前,江苏民营经济仍处于初级水平,而浙江已处于中级水平,因此,缩小苏浙两省居民收入差距,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诚然,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经济考核指标,GDP存有一定的缺陷,但简单地否定GDP同样也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从苏浙两省长三角城市GDP与人均收入的巨大反差中可以看出,江苏长三角城市的差距就在观念上,问题出在机制上,与浙江人相比,江苏人的创新意识不强,理财观念欠缺。尽管目前长三角地区江苏八市浙江六市的居民收入多以工薪为主,但在两地居民经营净收入和资产性收入等方面却有相当大的差距。 GDP的增长并不一定能带来社会财富的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喜怒哀乐的取向一般都是由家庭收支账本来决定的,每一项多出的收入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而每一笔超支都会让其心情沮丧。尽管富裕与幸福并不能简单地画一个等号,但如果只是一味地追逐GDP的数量,而忽视人们口袋里钱的多少的话,肯定会减少整天算计着柴米油盐的居民群众的“快乐总量”。因为人们如果不能得到实际的利益,所谓幸福只能是纸上谈兵。从苏浙两地GPD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反差之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而不仅是以GDP的多少作为发展目标,才能真正把“富民”落实到政绩考核目标之中,为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23G4)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