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人穷志必短县贫办法多 招商何必以官为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09:46 中国经济周刊

  表面看,“以官为饵”招商引资的方法,不仅优化不了当地的投资环境,而且使其政府机构运作更加不规范,直至旧疾未愈,又添新疴。可为何一些地方领导却对此“钓鱼术”乐此不疲?原来此招不仅可以让其充分享受到“万商来朝”的成就感,更可捞到一大笔足以令其踏上升迁之途的政治资本,至于因此带来的后遗症扔给继任者,一切便万事大吉了!

  ★文/周士君

  人穷志必短,县贫办法多。甘肃正宁县为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日前竟栽下职位诱饵的“梧桐树”来:投资300万元以上、年纳税额20万元以上者,设副科级及县政协委员“爵位”以待之;投资500万元以上、年纳税额40万元以上者,设正科级“爵位”以待之;投资1000万元以上、年纳税80万元以上者,享受副县级“爵位”,聘用其1名子女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如此优惠政策,何愁没有“上钩”者?

  的确,在潜伏国人意识深处的官本位观念尚未彻底退出的今天,以官职为“香饵”,肯定不难吊起一部分投资者的“投资冲动”和做官胃口,因为同样是投资,在正宁县不仅可以投资赚钱,而且还可轻松捞个副科级直至“副七品”的官方待遇来,何乐而不“投”呢?这就难怪正宁县的决策者会自信地抛出“以资换官”的“香饵”,便悠哉游哉地单等“大鱼”上钩了!

  正宁县“投资得官”的政策,对投资者来说,益处多多自不用说,那对正宁县来讲又有什么好处呢?笔者与大多老百姓一样从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以官为饵”现象蔓延,不仅优化不了当地的投资环境,而且使其政府机构运作更加不规范,直至旧疾未愈,又添新疴。某些无缘晋身官场的民营企业家,则通过投资得“官”的“绿色通道”,直达“政企不分、官商一体”的“经营特区”。那果真如此,正宁县的党政决策人士,岂非真成了十足的“冤大头”?他们出此计策的用意自然不会在此。

  其实,这只是简单的表象而已。站在决策者的角度,其栽下“职位诱饵”的“梧桐树”,绝对是一个投入产出率极高的“英明决策”!试想,在正宁煞费苦心的招商引资政策感召下,投资商投资正宁是得到了“额外”的回报,但众投资商从正宁县拿到的不过是区区“香饵”而已,与其非理性地投在正宁县的巨额资金相比,依然是一个不足挂齿“小头”。可正宁县的那些党政领导们,就不仅可以充分享受到“万商来朝”的成就感,而且更可以捞到一大笔足以令其踏上升迁之途的荣耀政绩和政治资本。至于此招商政策产生的那些“负作用”,只需交由继任者收拾和打扫,恐怕早已不是他们所犯难的问题了。

  所以说,正宁县出台的“钓商”之策,无论对投资的富商来说,还是对在任的党政领导而言,实属互利互惠的“双赢”之举。至于该“钓鱼术”引发的“官商一体”等后遗症,对投资一方来说正可谓求之不得,对于在任的党政领导而言,则是“求乎其上”不得不付出的微小代价。假若把此招商引资之“钓鱼术”定性为“饮鸩止渴”,或有害无益,那来承担“饮鸩”恶果的只能是正宁县的黎民百姓,而置身“钓鱼台”上的正宁县党政领导,享受到的却只有“止渴”的潇洒和快感,只是要奉劝这些党政领导一句:只怕招商引资还未到位,自己的“乌纱”就已不保,因为任何蔑视百姓智慧的小伎俩向来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最终到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