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新鲜出炉 行政性垄断造就中企500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07:14 东方早报 | |||||||||
早报首席评论员 鲁宁 又一个国产500强昨日新鲜出炉。发布方新推出的500强像个“综合大礼包”,分别冠名“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和“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与之相伴的,还有“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大企业成长”高层论坛。
研读三份500强榜单后,我们不能不直言不讳指出:与世界500强相比,国产500强大多数系中央直属带有行政垄断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制造业内它们以石油、电力等行业“巨无霸”为代表;服务业内则以国有银行、电信等行业“大哥大”为代表。 三份500强榜单主要依据入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排序,作为一份“成绩单”,它并未向社会阐明这些入榜企业鲜亮的营业收入是在何种条件下取得的?在好看的营业收入背后究竟为国家创造了几多税收?维持垄断寡头成长,耗用掉多少社会资源,它们的投入产出比与国内外的民企是否具有可比性?三份500强榜单中中头彩的前10名企业,几乎没有一家是借助市场竞争自然发展壮大起来的。 以单纯的做大为目标,中头彩者皆可喜可贺;可若以加快市场发育和市场秩序建立为目标,以及在加快国企改制的语境下,垄断寡头持续做大与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我们担心,若不加甄别、缺乏界线地过度渲染所谓500强,其所形成的“舆论强势”将进一步干扰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三份500强榜单,民企入榜者总体不足6%,说明国内现阶段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改远未像某些舆论所强调的那样———“国内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系框架和基本建立起市场经济秩序”。 垄断国企做大易,做强难,抗风险能力差几乎是通病。举个最新例子,国资委上周刚公布对179家中央级国企(几乎全是500强)经营业绩的考评,其中有106家利润回落,52家过度负债,其二级企业亏损面373%,考核结果为A级的只有25家……垄断遭致国内制造业总体成本过高且人为制造供给恐慌。油价、电价、电信服务价格统统一口价,此合约、彼合约处处充斥“霸王条款”。打个比方,若某个百货商场的经营者规定“不参与商场建造投资的消费者不得上本商场购物”,人们一定倍感荒唐,可国有垄断者就是长期坚持并不断创新此类荒唐。比如,电信服务月租费……垄断寡头还时不时“挟天子以令诸侯”,比如,近期被嚷嚷成真儿似的所谓油荒。国家发改委上周已出面澄清,“全国成品油供应有保障,不存在出现油荒可能性。” 垄断加剧结构失衡,结构调整“整”了那么些年,三产比重始终在30%左右徘徊;垄断导致效率低下、服务质量长期遭人诟病;垄断致使创新能力不足,以服务业为例,用500强榜单所提供数据,银行及电信服务居然占到全部服务业利润的60%。 垄断人为造成行业间劳动者贫富失衡。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昨日刚公布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107倍,基尼系数逼近047;去年全国职工平均年收入14万元;垄断行业职工人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 国有垄断实质就是行政性垄断。其危害性除上文所及,还集中表现为限制竞争,延缓产业技术升级,降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恶化市场竞争秩序,管制决策非公开化和广泛的权钱交易,损害政府威信和执法效率等等。至于行政性垄断对落后的保护,在当前全球竞争的环境下,则极不利于提升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从500强榜单居然扯到反垄断尤其是反对行政性垄断决不是胡扯、瞎扯,若能认清耀眼数据背后垄断仍在加剧或变相加剧的不争事实,将500强榜单视作破除垄断、加快改革的“清醒剂”,那么,这三张榜单多少还有点儿实际价值。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