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社会是系统的科学工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1日 12:37 经济观察报 | |||||||||||
社论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并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由此可见其重要性、紧迫性。如此全局性战略,自然需要全体公民共同努力。
但是我们注意到,当前在许多地方和许多领域,对于中央政府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解,正在出现形式主义的苗头和庸俗化趋势。据有关报道,一些政府机关忙着更换节能灯管,不惜造成新的浪费,一些政府官员亲自巡查店铺空调温度,对中央政府的战略部署,似乎又陷入到一个简单化判断和教条主义的误区。 中央政府提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固然包含节省一度电、一滴水的内容,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化改革、法治建设与科技进步,选择并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行政模式、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摈弃粗放增长方式,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这就是说,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着手解决体制、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系统性矛盾,而不是仅仅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做文章——比如26度空调节能行动倡议,尽管有利于降低能耗,但这种带有命令色彩与计划色彩的限制,在一定层面上构成了对个体性权益的侵害。 我们认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并不是以降低人们的现有生活质量为前提,并不是要求人们重新节衣缩食地过日子。商家或者个人,根据自己的意志调整空调温度,是我们享受工业文明的重要手段。 建设节约型社会并不是抑制消费,它反对的是过度消费,倡导积极、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观和价值观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在这个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初级阶段,我们是否可以考虑通过约束生产来达到约束生活的目的? 这种约束,不是回到农业社会,也不是一步跨越到后工业社会的生态中心主义,而是通过节能产品、节能技术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日本是一个节约社会,但前提是,日本的节能产品最为成熟,比如日本的空调,耗电量低,能效高,消费者在降低生活成本的同时,并没有降低生活水准。当节约型消费成为社会风尚,需求又反过来约束了生产,增长方式进入良性循环。 这说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工程,不是仅仅靠约束日常生活可以实现的。我们首先要建立一套不同利益群体都能接受的公正体系,比如,不能一提节水就涨价,让消费者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埋单,而相关公共职能部门、供水营水企业却囿于各自的利益机制,忘记了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 事实上,商家店铺与一般工薪阶层消费者,并不会盲目浪费,他们最懂得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有效安排财富。我们在倡导公民自律、厉行节约的同时,更要致力于建设一个节约型政府。我们的一些公共部门(包括体育、教育在内),也应该努力降低运行成本。比如眼下,我们如何用好政府支出和社会投资,避免使全运会成为一个铺张浪费的政绩项目? 不过,建设一个节约型政府,并不是通过压缩会议费、接待费、差旅费这种克制政府消费行为的表面工作就能完成。政府有着强大的投资建设职能和资源配置能力,在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约束机制的情况下,能否科学制定产业政策?能否合理安排产业布局?一些政府官员,可能带头节省了一张纸、一度电、一支笔,但他的一句话、一个签字、一个图章,也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 对于当下社会,政府具有最广泛的影响力,其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以及贪污腐败的滋生,往往对民众的自律造成沉重打击,从而产生一连串负面效应。 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涉及结构问题,而且涉及体制问题。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节约型政府,首先应该建立现代政府治理制度。一个公开、透明、法治、公平、民本的政府,才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力量。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