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还原顾雏军本来面目 则必须还原格林柯尔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 15:2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左志坚 编者按: 2000年,顾雏军通过格林柯尔在香港上市攫取到第一桶金之后,开始其在中国制冷行业大肆并购的5年历程。其间,拿科龙、下美菱,纵横捭阖,以至如今被捕入狱,真可谓“其 有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曾经风光无限、雄心勃勃的顾雏军如今身陷囹圄,外界对此人依然无法盖棺论定。 争论始终围绕着科龙,但真正主角却是格林柯尔。还原顾雏军的本来面目,必须还原格林柯尔。 格林柯尔 格林柯尔网站上依然保存着顾雏军的近照。照片上,顾雏军西服领带,戴着一副有些笨重的眼镜。他的身后则是一杆美国星条旗。 这个人号称自己的钱有国际背景。媒体质疑其大手笔收购时,他的经典回应是“我用的是我个人的钱,是格林柯尔集团内部的钱”,“我的钱有国际背景”。 老顾此言似乎是站得住脚的。格林柯尔在内地的各家分公司,最终控制者乃是香港格林柯尔8056.HK,确实算外资。 然而这家外资公司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就从设在英国和天津的两家制冷剂工厂来吗?如何解释香港格林柯尔1998年到2000年这三年间,营业收入增长3300倍的神话? 媒体一直质疑格林柯尔制冷剂的真实销量。天津格林柯尔工厂,荒草蔓延;格林柯尔的技术含量,被专家屡屡否定。媒体对格林柯尔真实业绩的怀疑,成为当年的一桩公案,只是这神奇业绩的来源至今没有一个真切的答案。 去年年末、今年年初,一位自称曾是“格林柯尔海南分公司业务员”的人士多次向记者指出,格林柯尔的所谓业绩来自大量的虚假合同。 此人化名“朱建达”,他在给本报记者的电子邮件中说道,“对顾先生本人,我不是很了解。我要说的是,1999年底他在海南成立了一家分公司,从事推广格林柯尔制冷剂的业务。主要负责人是X先生,另有两位负责人是L先生和H先生。其余基本上是业务员,有二三十人吧”。 朱建达回忆说,为了联系业务方便,这些业务员都被冠以虚假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头衔。“当时的海南省政府很支持他,好像是省环保局吧,还专门发了文,要求各单位用格林柯尔制冷剂。但推广的效果并不好,公司成立了几个月,也没有做成一单业务。” “1999年底至2000年初,顾先生急于将公司在香港上市,于是指示各分公司签订大量虚假合同,数额达几亿。每个业务员都分派了任务,必须完成,否则炒鱿鱼。我就是当时帮他签了一份根本不可能履行的假合同,数额有好几十万。我所知道的情况就这些。” 由于此事性质颇为严重,当时记者希望与之见面并寻找原始证据。“朱建达”却不愿面见记者,而是继续充当“深喉”为记者发来多封邮件,指出很多线索…… 然而5年沧海变幻,当年的海南格林柯尔早已物是人非。就在上周末,上海一位知名律师却又告诉记者,“原格林柯尔子公司一位高层在顾雏军出事后找过我,希望披露一些当年格林柯尔的内情”。据该律师所知,格林柯尔故事的核心就是到处签虚假订单,“假订单多得可以用麻袋装”。 原格林柯尔董事刘从梦或许知情,但是他的手机近日无人接听。 东方高圣首席分析师冀书鹏的看法是,老顾当年这第一桶金“肯定有不少水分”。 而此后几年内快速窜起的庞大的格林柯尔系,正是由这里开始资金的源头。这第一桶金的“水分”,已为后来格林柯尔系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格林柯尔系 2000年夏天,格林柯尔在香港上市,为顾雏军筹得7000万美元,上市部分市值则近3亿美元。 2001年6月,顾雏军减持香港格林柯尔8056.HK股票,套现2.48亿港元;同年香港格林柯尔以预付款的形式向顾控制的天津格林柯尔公司转移2.3亿港元制冷剂购买款;加上顾雏军2001年所获香港格林柯尔股息8000万港元——香港格林柯尔三个动作,为顾雏军提供了5.6亿元现金。 2002年3月15日,格林柯尔3.48亿元的价格收购科龙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一年后,格林柯尔再以2.07亿元控股美菱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5.6亿元就这样花了出去。 连取内地上市公司,顾雏军意气风发。在媒体的聚光灯下,顾雏军的形象变为吊带裤、黑框眼镜,俨然一位洋派绅士,格林柯尔系逐渐成形。 但是,格林柯尔一直备受外界质疑。在入主科龙之前,媒体就对格林柯尔的真实业绩表示了怀疑。在不断的质疑声中,2001年12月的某一周内,格林柯尔股价跌去60%,市值蒸发20亿港元。 尽管格林柯尔通过诉讼、新闻发布会等手段希望挽回影响,但格林柯尔的股价或许是终于价值回归,不久之后即归于平庸,最后沦落为垃圾股。 顾雏军原本还可以让这些下属企业高价购买格林柯尔的制冷剂,但在遭遇质疑之后,这一“融资渠道”也不顺畅。2005年初,香港证监会对2001年香港格林柯尔与天津格林柯尔的交易发出谴责——那次交易价值2.3亿元——可见这个制冷剂销售收入,对格林柯尔系的资金链有多重要。 而顾氏的并购步伐未有退避,2003年底又耗资8亿元收购亚星客车(资讯 行情 论坛),收购主体是扬州格林柯尔——一家顾与其父亲共有的私人公司。 为什么还要大举收购?冀书鹏分析,第一桶金来的太容易,可能令顾雏军有点暴发户的心态,过于自信。 但是,收购亚星客车的钱从哪里来?顾开始含糊其辞了。此时,格林柯尔的融资功能相当有限,花完最初从格林柯尔身上圈来的5.6亿元后,顾的资金来源就神秘起来了。 渐渐地,顾雏军就成了公众眼中又一个“资本大鳄”,而这种称号常常与黑幕联系在一起。 失败的实业家 当然,在顾的内心深处,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实业家,而不是所谓的“资本高手”。 比如,2003年,美菱电器冰箱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了21.5%和19.9%;2004年,美菱电器扩大了60万台的产能,并在当年实现扭亏为盈。再如,顾雏军被抓前也曾对媒体讲,科龙的税收三年中从2.1亿元做到5.6亿元,这是最过硬的一个指标。 从个人经历来看,顾也的确不同于以往的造系者。顾雏军,1959年5月5日出生于江苏扬州一个普通干部家庭,1980年代初期获热物理工程硕士,此后则在高校和研究所从事理论研究工作。1990年代初期,顾氏创立的小康空调被查封,主流媒体多有报道。顾雏军不久后就远走海外,当他再次出现在国内媒体上时,已经摇身一变成了资本新贵。 此时,顾或有一雪前耻之存念。当年格林柯尔人士即向记者透露,在格林柯尔上市之前,顾雏军就已在谋划收购科龙,科龙后来果然承载着顾氏的实业家之梦。 但是工学硕士顾雏军在2002年杀回白色家电领域时,这里已不是1990年代的江湖。冀书鹏评价国内的家电业,“1997年的时候是大家拼产能的时候,但是2002年早就过了产能竞争时代,而进入拼开工率的时代”。 “目前看来,老顾没挣到钱,也没有发明出更好的技术,实际上什么也没干”,唯一可书之处就是统一了旗下白电企业的采购,压缩了一些成本,另外创立了康拜恩这个低端品牌。 但是,采购成本的压缩空间本就有限,而顾在销售渠道方面则没有太大的突破,依靠科龙、美菱的利润显然无法支付其扩张成本。相比顾雏军的宏大实业梦,格林柯尔的融资功能却又不值一提。 后院本就不稳,四周却又暗藏埋伏。因为原本生存艰难的白电企业突然遭遇生猛的顾雏军,无疑令竞争演变为一场生死劫。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郎咸平教授的《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一文粉墨登场,顾雏军的收购方法与“国退民进”挂上了钩。多位圈内人士称,此文幕后有家电业大亨。 2004年年末,记者又不断收到一些举报信息,称顾雏军在挪用科龙的流动资金,并且拖欠供应商数亿货款。一种说法是,顾的对手不断在向媒体透露这些信息。2005年春天,这些信息逐步被多家媒体报道出来。最终是证监会查实“顾雏军等人在科龙电器采取了虚增收入、少计费用等多种手段,虚增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科龙之外,格林柯尔系其他子公司目前尚未发现有类似造假行为。冀书鹏评价说:“科龙的钱目前看来还是投在白电业务上,从这个角度上讲,顾雏军的确不是玩资本的,应该算是实业家。” “只不过,他是一个不成熟的实业家,一个失败的实业家。他低估了这个行业的残酷。格林柯尔上市圈到了钱,给了他信心,他可能以为在香港资本市场都能玩转,内地更应该没问题了。” 不知顾氏总结教训时会否想起1999年,如果没有当年那些梦幻般的订单,顾雏军的梦想可能才刚起步,但至少还是自由身……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