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跨国并购狩猎中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 14:45 《财经时报》 | |||||||||||
相关部门已经加大对关键行业的控制,加强对外资跨国并购的监管,防止外资通过直接投资或并购的手段,对国内的基础行业资源进行垄断掠夺 □ 本报记者 姜雷 当本钢和鞍钢的重组驶入快车道,跨国钢铁巨头们挺进中国市场的火热决心却遭政
鞍钢和本钢的重组,拉开了国内大型钢铁企业重组、兼并序幕。首钢和唐钢、武钢、宝钢等大型企业的重组、并购也将陆续展开。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商阿赛洛和莱芜钢铁股份公司(600102)本渐明朗的股权谈判却陷入了僵局。与中国钢铁企业长时间的谈判必须推倒重来。而这只是中国加强钢铁行业跨国并购监管的缩影。 不同的境地,缘于7月中旬颁布的《钢铁产业政策》在鼓励国内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扩大规模的同时,原则上不允许外资控股国内的钢铁企业。 实际上,本次《政策》的出台已有先兆。印度米塔尔钢铁公司收购华菱集团事件,已经预示着外资并购国内钢铁企业门槛将提高。而《政策》的出台只是将其制度化。 米塔尔原本要持有与华凌相同的股份,最后关头发改委不批复,表示国资要控股。最后米塔尔做出让步,华菱持股占比37.673%,米塔尔则持股占比37.673%。 《政策》还对外资在产权、产量、资金实力等方面作出了严格限制:境外钢铁企业必须具备钢铁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年产量必须达到1000万吨以上。这意味着仅能有约15家外资企业可进入中国市场。 分析人士指出:外资更为看中的是对合资企业的控制权,而不仅仅为了获取投资回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规模,获取更多的资源,才是其根本目的。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一旦这些资源被外资控制,后果不堪设想。”分析人士指出。相关部门已经加大对关键行业的控制,加强对外资跨国并购的监管,防止外资通过直接投资或并购的手段,对国内的基础行业资源进行垄断掠夺。 或许,越来越多的外资巨头也会感受到中海油、联想等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的尴尬。 《政策》的实行,从客观上为国内大型钢铁企业提供了安全保障,使得重点钢铁企业可以安心进行兼并重组,打造航母级钢铁企业,而不用担心自己成为跨国巨头新一轮并购的猎物。 跨国巨头将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不愿意放弃广阔的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不得不被动地与国内大型企业合作。并在技术、资金上对其予以支持。在某种意义上,扶植了自己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对手。 如果没有政策限制,那些规模稍小,人力成本低,且具有一定的营销网络的民营钢铁企业,将是外资最感兴趣的收购对象。 通过对民营企业的控股,并依靠自己雄厚的资金、优势技术,整合企业现有资源,提升其的竞争力。外资将很快在国内钢铁市场壮大发展,并将和国有钢铁企业形成直接竞争。 而现下这种局面,外资的战略只能发生转变。从直接竞争到间接合作关系变化,意味着外资将会选择与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合作。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输入有限的技术和资金,短期内,就能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收益。 而对于国内的大型钢铁企业来说,这种以技术资金换市场的合作模式,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展了融资渠道,实为一举两得。 长远来看,外资参股的收益肯定小于独资或控股的收益,而且还将看着竞争对手的不断成长。不过对于外资来说,外资并购中国钢铁企业的大门并没有关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曾表示:“政策强调的是原则上不允许外资控股,但并没有说完全不可以。” 分析人士担心的是,不允许外资控股可能会影响中国企业多元化的进程。外资似乎也在寻求其他进入通道。毕竟他们拥有的资金和技术是国内所欠缺的。 阿赛洛首席执行长多尔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就表示,中国政府可能对阿赛洛收购案进行特别处理,因为后者拥有中国所希望生产的高质量钢材的生产技术。阿赛洛提出的方案是,先掌握少数股权,之后再进一步获取多数股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