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电力改革被指成为三错改革 ×改为何屡屡不成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9日 07:16 中华工商时报

  孙凤忠/文

  电力改革专家、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在谈到电力体制改革时,忍不住批评说,“3年前的电力改革是不成功的,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以错误的方式、出现了错误的效果的‘三错’改革。因为改革后所有的风险都发生了,电荒出现了、电价上升了、五大电力集团已经有两家亏损了,电力改革中资产流失了。”(《北京现代商报》8月11日报道)

  “三错”改革,岂止是电改!一段时间以来,“×改不成功”或“×改失败”的句式,公众听得耳朵都起了茧。房、教、医三项改革更被“好事者”编成各种不同版本、戏谑味十足的顺口溜,比如“房改是让百姓把腰包掏空、教改是把家中二老逼疯、医改是提前给你送终”。如今“电改”是不是也可以充实进去:“电改就是让百姓重新去点煤油灯”?

  戏谑归戏谑,但还不至于太极端,恐怕任谁也不能否认这和现实多少有些切合。在笔者看来,无论是房改、教改、医改还是电改,官方正式或非正式表态都承认“是不成功的”、“失败的”,有错就认,勇气可嘉;知过即改,善莫大焉。这没什么好说的。

  但有些问题显然值得思考、关注,那就是,近来这种句式为何频频出现?这究竟说明了什么?对于未来又意味着什么?

  问题其实不简单。对于改革,国人给予了充分的理解,许多人更是义无返顾地承受起“改革带来的阵痛”。按通常的理解,改革若成功,百姓承受一点“阵痛”是值得的,但问题是当“阵痛”成为“长痛”,改革又被证实为“不成功”,结果只能是损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而养肥了少数人,是国家经济利益蒙受损失而只有部分强势群体受益,如此一来,势必就与改革的初衷相背离,广大公众当然就有充分的理由表示怀疑。

  现在看来,来自民间的质疑,也已经引起高层的重视。种种迹象表明,高层开始总结得与失,适时否定并寻机矫正,这显然不失为明智之举。

  上半年房市频出调控新政,在某种意义上或许可以视为房改转向的一个信号;而

卫生部站出来“否定医改市场化方向”,医改新方案将目光瞄准在“医疗资源是社会公共资源”根本点上,切准了脉才可能开对药方;与此同时,社会对“教育不公是社会最大的不公”俨然已成共识,教育改革下一步必然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事实上,电改的失败也不单纯是电力过剩与否的经济学命题,这同样牵扯到百姓的切身利益,不难想见,百姓是否还点得起电灯如果也成了问题的话,一句“电改失败”未免就太过“蜻蜓点水”;正因为如此,当这几项事关重大的改革重新定位在民生疾苦、社会公平上,改革的本义才有了在“以人为本”意义上的回归。

  错了就是错了,认识到并不难,难的是认账,这一点非常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能否对现行体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认真审视,并着力研究症结所在,从而尽快找出解决的方法。

  当然,这有赖于在未来的整体规划布局中体现。可喜的是,2005年度的中国,明显已经进入对以往之过失理性的战略反思期或调整期。其实,说到底,“×改不成功”句式多多出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认识不到或认识到了也坚决不承认,毕竟,对错误能认账,不单是一种单纯的姿态,还足以证明政府的负责任程度。以当下情势观之,政府“责”字当头,疑难杂症最终获得解决也许就已可以预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
  电改 相关网页约12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