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三种路径最终都要殊途同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 16:43 《中国企业家》

  文/郑豫

  发展自主品牌现在有三条路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目前存在以下几种路径:

  一种路径是以

奇瑞、吉利为代表的,即通过对市场上成熟产品的模仿,积累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和技术开发能力。

  第二种路径是中华模式,即利用国际资源(或更准确地讲通过“外包”)寻求与国外专业设计公司的合作,利用这些公司的成熟经验和剩余资源,花钱买知识产权。这种方式先前已经有很多企业尝试过,如哈飞、一汽等都曾聘请欧洲的一些设计公司来帮助设计未来

新车型。

  第三种路径是上汽模式。如果说中华只是利用国际资源,那么上汽则是真正去整合国际优势资源。例如上汽收购双龙,以及前期曾经计划的罗孚收购案(最终仅收购了罗孚的部分知识产权和产品技术资源),通过国际收购,迅速获得产品资源,拿到中国来生产,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上汽自主品牌。

  当然,理论上还存在第四种模式,即完全依靠自身的研发力量去发展。在实践中,这种发展模式困难很大,目前也没有成功的先例。从一个更高层次的企业战略角度来看,自主品牌并不意味着非得完全依靠自身力量从基础研发做起,其关键在于企业能否控制、决定品牌的发展,能否决定最终投放市场的产品。至于这个产品平台是已经存在的,还是通过第三方做的,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实际上,以上讨论的三种自主品牌发展路径都是指起步阶段的路径。最终,每种模式都应该走到第四种,即逐步培养和建议起自身的研发技术实力。仅靠模仿抄袭不可能持久,仅靠外包则费用昂贵,而国际并购也绝非易事,中国汽车企业最终要想参与全球竞争,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和研发力量,不可能永远靠“拿来主义”。所以说,以上三种模式最终都要殊途同归。

  需要三种核心能力

  中国汽车企业要发展自主品牌,最需要培养的是三种核心能力。

  第一点,营销能力。营销决定了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参与竞争,在哪个细分市场竞争,如何竞争。这方面,中国企业应该是有优势的。基于对中国本地市场的了解和消费需求特征的把握,中国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对本地市场的认知去指导产品的定型和配置的设置,去有效地进行市场推广和沟通,去针对性地加强经销网络的管控。

  第二点,产品技术研发能力。就目前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完全自主研发一个全新技术是很困难的。但是,中国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模仿、外包、购买、整合等方式,利用行业优势资源,大胆地为我所用,开发出适应中国市场的产品。这种能力不一定表现为最基础的研发工作,而更应该表现为汽车制造商的资源整合能力、对引进产品的消化、吸收和改造的能力。我觉得中国的研发能力应该往这个方向发展。为什么日本公司能走出来,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企业对欧美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造创新能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人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很强的。

  第三,采购、

供应链管理能力。汽车企业60%-70%的成本,来自供应体系。成功的汽车企业都有完善、有效的采购、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精益制造能力和体系共赢模式。中国企业只有加强供应体系管理,才能更好地配合和支持自主产品研发的发展。而且这个供应体系要有其独特性、不易被复制,只有这样通过长期发展才能和国际对手有所抗衡。

  如果中国汽车企业能够培养起这三种核心能力,那么,我觉得中国企业的自主品牌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作者为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汽车业务负责人,《中国企业家》根据采访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