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银行改制凸现死角 驾御失控拷问制度初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 10:44 新浪财经

  阿蒙

  最近,与朋友聊天。一投资者界人士坦言,股份制银行股东对银行管理层驾御有些失控,股东权利存在“真空”。由于刚接触,笔者不好深问。平常情况下,经理层唯股东马首是从。问题出来了,就一定有其理由。没有案例,也没有具体报道,看来“真空”问题至今一直“隐姓”,既如此就更有探索之必要。

  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第二梯队,目前我国有十余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是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其中浦发、民生、深发展、华夏和招商业已上市。当初发展股份制银行,是为了丰富银行业的层次,希望通过体制规范、机制灵活的股份制公司来激活整个银行业,目前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股份制银行几乎都有。为何未能实现原先的初衷呢?可见,股份制并不是银行发展的万灵药。

  从理论讲,商业银行的股份化,就是银行在产权关系上表现为——明晰化、具体化和多元化,把市场机制下的抽象的产权关系转化为具体的市场活动,经营活动向股东大会负责,而不是向政府负责。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政府干预及计划经济的惯性影响,而且还能够落实经营自主权,充分保障股东的权益。但在实际当中,由于股份制银行形成与发展的特殊体制条件和制度环境,在具体运行中镶嵌着诸多的计划因素,与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相比较,在治理结构上依然存在相当大差距,这恐怕也是有关人士感慨之所在吧。

  从背景上解读,股份制商业银行创建的初衷就是为适应和促进金融改革而进行的,政府试图通过“增量改革”引入商业银行惯例并在内四大臃肿的国有银行垄断的银行体系中引入竞争机制,以增强银行休系的效率和活力。如此,就使得市场准入的市场性程度并不高,而且多数股份制银行的组建都有自己的特殊背景。在此情况下,股份制银行的产权组织形式便很难规范,官商气息也一直挥之难去。

  从形式上看,股份制银行虽然产权清晰、多元化,但是国有控股仍然十分严重,有的只是国有企业全资公司的附属,这必然须导致银行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等。在此,股份制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因袭了“国有产权的虚置性”,间接导致银行治理结构效率的弱化。诚如吴敬琏所云:“虽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比国有商业银行好些,但许多股份制商业银行仍然由政府或国有企业筹建和控股,因此带有许多旧体制的特点。这些银行的上市和重组应当以实现产权结构合理化和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为重点,而不能重蹈某些国企不改体制、只是上市圈钱的覆辙”。

  从人事着眼。在产权虚置或模糊虚置的情况下,股份制银行的代理人或经理的选择,不是市场化的激励与约束市场机制来运作,而是行政化的干部考核方式来衡量。由于银行对经理人员的选择标准的非市场化,银行对这些人员的考核与监督就不会以盈利和经营业绩为导向,而是会选择人的好恶为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不可能去追求委托人的利益,其银行的运作肯定是非市场化、低效率的。例如,股份制银行行长的任命并非由股东大会选举而成,而是由相关政府部分任命的。在此,使得股份制银行仅具股份制"外壳",而无股份制应具备的实质内容,以致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形同虚设、治理结构严重失衡这样一个本不该发生的结局。由此,股东对经理人员又怎能行使权力并进行有效监督呢?股东对银行管理层的驾御又怎能不失控呢?

  话说回来,另个问题更加紧迫。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改革发展时期。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已经取得进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改革也在积极准备之中。如何明确股份制改革的任务和实现手段,下一步如何深化改革,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从改制的轨迹看,已进行了两个阶段:一是,2002年,中央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中国金融业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方向是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二是,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选择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简称两家试点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并动用450亿美元国际储备注资。根据改革方案,两家试点银行此次改革遵循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总体上分以下三个步骤,即财务重组、公司治理改革、资本市场上市,而公司治理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

  在公司治理不健全的情况下,银行经营和运行具有明显的“超经济”特征,具体表现在:一是“所有者缺位”,政府常常以行政性目标直接干预银行的正常经营,银行也常常将满足政府的政策偏好作为其经营目标,银行真正所有权的行使实际处于虚置;二是“内部人控制”,银行管理者拥有许多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利润最大化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严重缺失。尤其是在国家几乎承担无限责任的情况下,银行无倒闭之虞,经营过程中风险意识淡化也就在所难免。近年,国有商业银行也借鉴国际经验进行了方位改革,但由于没有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没有真正从责、权、利明晰的角度去约束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改革的效果也难免不尽如人意。因此,公司治理不解决,就无法在银行内部建立起完善的经营机制,政银关系、银企关系和银行内部关系也就不可能真正理顺。

  根据英国《银行家》的排名,全球1000家大银行基本上都是股份制银行,排名前50位的银行中,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外,其余全部都是股份制银行和上市公司,股权多元化为基础的股份公司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主要的组织形式。今年6月,中国建设银行和美洲银行签署了关于战略投资与合作的最终协议,美洲银行将分阶段投资建设银行,最终持有股权可达百分之十九点九。这一交易是迄今为止外国公司对中国公司的最大单笔投资,建设银行也因此成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第一家与国外战略投资者达成协议的银行。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对记者说,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建设银行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根据双方协议,美洲银行将在建设银行董事会中拥有一个席位,同时还将派遣大约五十名人员提供业务咨询,主要领域包括: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信息技术、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可以设想,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深入以及股东的多元化,股东与现行银行行政体制、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人事制度的搏弈将日趋激烈。然而,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金融企业,其经营风险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要比其它产业部门高得多,银行出现问题会影响到相当多的民众,甚至破坏社会稳定,因此实施严格的监管也十分必要。在金融学中,中央银行被称为"最后贷款者"。一旦金融监管失误,最终还是要政府出面来收拾局面。

  由此,一个问题被提上日程,这就是——怎样甄别未来现代股份制银行的管理者,如何培养打造银行家队伍。管理者或银行家必须是个走钢丝的高手,一端站着“国家”,一端站着股东。可惜的是,这个“走钢丝的高手”至今还未引起充分的重视,尤其是突出地反映在银行改制中的所谓治理层面上——至今还见不着它的踪影。

  现实里,情况似乎是这样的——城外的人想进去,而城里的人却在琢磨当初为什么要进来的、进来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
  银行 相关网页约18,009,423篇。


   新浪网声明:新浪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