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资产管理公司之殇 信达舍大顾小谁最心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 17:57 新浪财经

  阿蒙

  时下,在人们对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升降予以关注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不良贷款或不良资产的处置及归宿,不良贷款如何“改良”绝对是金融业及其稳定的大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第五大资产公司也于日前刚宣告成立。九十年
代以来,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普遍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在1995年《银行法》出台之前,国有银行是以专业银行模式运作的,信贷业务具有浓厚的政策性色彩,加之受到九十年代初期经济过热的影响,以及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在控制贷款质量方面缺乏有效的内部机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产生了一定规模的不良贷款。此外,在1993年之前,银行从未提取过呆帐准备金,没有核销过呆坏帐损失。这样,不良贷款不断累积,金融风险逐渐孕育,成为经济运行中一个重大隐患,久拖不决有可能危及金融秩序和社会安定。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依法处置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推动国有银行轻装上阵,以及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都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管理公司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个月前,国家审计长李金华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汇报了《关于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包括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10家中央企业被审计报告点名。根据报告,审计署共查出四家公司各类违规、管理不规范问题和案件线索金额715.49亿元,占审计抽查金额的13%。其中审计署特别指出,这些资产管理公司普遍存在违规低价处置资产现象。在审计中,共发现资产处置过程中违规和不规范问题272.15亿元,主要表现在评估、拍卖环节管理不严,走过场,有的甚至虚假操作,故意低价处置,审计报告就此点名批评了信达、东方和华融三家资产管理公司。与其同时,红筹股銀建国际实业(0171.HK)上演“高台跳水”,日跌幅曾达38.97%,而这与“审计风暴”不无干系。因为,银建国际的第一大股东为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此外,花旗、汇丰、摩根大通等均为其股东。

  银建国际年报显示,去年初才涉足不良资产处置的银建国际,其不良资产处置的销售额达到2.28亿港元,占总销售额的33.3%,而处置不良资产的利润贡献达到5377.7万港元,占总利润的 13.2%。银建国际在2004年的营业额上升34%,净利润上升122%。究其原由,银建国际的成绩来自大股东的厚爱。银建国际2004年获得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主要有两块,一是从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一个569亿的不良资产包;另外一块是信达所属华建国际集团子公司--华建(澳门)集团公司拥有的约20亿港元的不良资产。

  去年9月,银建国际以8.5亿元向主要股东信达资产收购账面值569亿元的不良资产,作价仅约账面值1.5%,其后把部份不良资产售予花旗集团,账面获利约5690万元,而花旗正是银建国际的第二大股东。银建国际收购华建的不良资产包采取的是直接收取处置佣金和超额回收奖金的方式。而收购信达的不良资产包,采用了另一种复杂得多的运作方式。 为此,信达注册了一家离岸公司Catic Limited,由该公司负责接收银建国际下属的银建国际实业公司支付的现金和可换股票据。信达的569亿不良资产包被置于银建国际实业公司全资的银建国际资产管理公司名下,在签署资产收购协议的同时,银建国际与信达签署了不履约贷款管理协议,即银建国际将收购的不良资产再委托给信达进行管理与处置。随后,由银建国际向信达支付所收回不良贷款总金额10%的管理费,另外,由银建国际根据不良资产的回收比例向信达支付相应的奖金。在此,信达一系列“洗”的动作将不良资产暗渡陈仓回转到自己口袋。而外资投行的介入,一方面令旁人眼花缭乱,对不良资产的利益输送难以觉察;一方面国际资本假银建国际之手不费丝毫力气攫取了巨额利润。由此,不良资产的命运难道不令人牵肠挂肚、大忧特患吗?

  有关报告指出,“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没有自行处置569亿的不良资产,而是将其以偏离正常价值的超低折扣率贱卖给银建国际”,此后又转手给与自身有密切关联关系的外资银行,“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一出有预谋的利益输送财技”。报告认为,信达公司在机制上留有利益输送空间,客观上造成了“贱卖”不良资产和向关联方输送利益。据悉,花旗集团全资拥有的花旗环球金融公司斥资8.45亿港元入股银建国际,并认购可转债。入股之后,花旗将持有银建国际总股本的9.75%,成为第二大股东。如果未来可转债全部兑现,花旗的持股量将增至16.42%。银建国际还披露,花旗拟与银建国际组建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新公司将涉足内地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等领域。于此,加强外资并购立法,及严格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核和评估刻不容缓!信达所谓的“摸石头过河”,只怕会演绎成“浑水摸鱼”罢!

  信达总裁说:处置不良资产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国内第一家专门处置不良资产的专业化公司,肩负着化解不良资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历史重任。说的与做的是否一致?贱卖给银建国际的569亿不良资产如何寻找归宿?大家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
  资产管理公司 相关网页约1,269,538篇。


   新浪网声明:新浪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