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渐走强 保险公司缺位汇率避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 05:27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俞燕 发自北京 上周五,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以8.0980元收盘,自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首度跌破8.10整数关口。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规避汇率风险已经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但以帮助规避风险为主业的保险公司却在汇率风险面前无法施展“身手”。
本报记者从一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国信保”)人士处了解到,由于汇率风险大、承保难度大,目前汇率风险被排除在承保范围之外。该人士认为,汇率政策作为一国的经济政策,主观因素很强,不属于纯粹风险和自然风险,因此无法对其进行风险厘定,现在开发这种险种存在现实难度。 一般来说,规避汇率风险主要有传统避险方法和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风险。据了解,日本通过贸易保险法,建立了多种出口保险制度,包括海外投资保险和汇率变动保险等,以降低汇率风险,同时还在制度上给予其他保险不能给予的保证。而德国企业则通过投保汇率保险实行汇率平衡战略。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香港则通过发行联系汇率保险票据这种金融衍生产品捍卫港元汇率稳定。 这种汇率保险本质上是期货交易的一种方式,出口商可根据业务期限的长短来选择保险产品的期限,而保险人所交的保费则根据汇率的走向而定。 不过,上述中国信保人士认为,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尚不成熟,这类金融衍生产品还很少,还不能发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的作用。 “虽然汇率风险尚不在承保之列,不过外贸企业可以通过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项下授信融资业务等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汇率风险。”该人士表示。据介绍,在该融资业务项下,出口商可以灵活选择融资币种,企业通过选择适当货币,可以避免汇率风险。在汇率波动预期较大时,则通过这种融资方式避免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 有关统计显示,全球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但我国借助出口信用保险实现的出口仅占出口总额的2%左右(占一般贸易的比例约为5%),投保的出口企业只占全国出口企业总数的3%。上述信保人士介绍,浙江等地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意识较强,特别是纺织品出口企业投保率较高,投保情况基本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加快推动发展外汇市场和各种外汇衍生产品,这已成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有关专家认为,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展开,国家应出台一定的政策鼓励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开发汇率风险避险产品。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