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王亚杰:调整定价机制 油价涨不涨应由市场发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 11:05 深圳商报

  最近有关燃油的消息牢牢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昨天有消息说,中石化和中石油正在加紧抢运10万吨成品油,3天内可解广东燃眉之急。此前为油心急如焚的车主,闻言可以大大地松一口气。

  在燃油紧张即将缓解的当口,我们可以看看是什么造成此次大面积的成品油供应紧张。

  权威消息说原因有二。一是前一阵子台风“海棠”作怪,影响运油船抵埠,造成供油紧张;二是今年以来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倒挂。

  一场台风就让中国油料供应紧张,怎么说都有点牵强。即使事情真的如此,也说明我们的燃油供应太经不起风浪了。倒是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发言人毕建国的说法让人信服。他说,大规模的油品供应紧张,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倒挂,目前折算下来每吨差价约700元。而且,短期内国内油价不太可能和国际市场接轨,这给炼油企业造成了很大压力,导致原油进口出现短缺。

  不愧是权威行业的专家,一开口就说到点子上。

  据介绍,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形成于2001年以前。后来,为了避免油价波动过于频繁,由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市场情况,“适时”调整国内油价。这个“适时”是什么?2001年10月原国家计委发布的《关于完善石油定价机制相关办法的通知》中,写得明明白白:“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国际油价短期上涨时不上涨,而在国际油价下降时不降或少降”。

  看来,造成目前燃油供应紧张的病根就在这里了。我们国家的油价和国际市场有个滞后效应,面对国际油价的瞬息万变,我们则反应迟钝。在中国成为燃油净进口国的现在,想以不变应万变、以慢变对快变,难!这个难体现在市场的终端,就是成品油的供应紧张。

  其实,作为我国燃油供应主渠道的中石化和中石油,他们对市场的反应还是非常敏感的。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国际石油问题专家牛犁表示,在原油和成品油价格继续倒挂的时候,企业不仅没有生产积极性,而且宁愿把原料卖到国际市场上去赚钱。事实是,7月份,中石化的国际贸易公司就在国际市场上抛售了数百万吨原油。

  我们不能指责企业见利忘义,在国内求油若渴的时候将原油拿到国际市场卖钱,恰恰说明我们的定价机制只是管住了国内,而管不了国际,只管得住一头而管不了两头。显而易见,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主要弊端就在于,市场化程度太低,跟不上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变动的脚步。在这个定价机制下,石化企业成品油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所以,油价涨不涨,市场说了算,应该是解决成品油供应紧张的关键。

  政府决策部门显然已经认识到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有问题。最新消息说,13日—14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将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讨论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的定价机制改革方案。

  可以预期,由市场决定油价的涨跌,也许油价会涨高。但是,价格涨了油有了,远比价格不涨没有油要好得多。再说,市场这东西,价格涨跌是正常不过的事,今日涨了,兴许明天就跌了,我们适应了这涨涨跌跌,我们也就成熟了。

  本报评论员 王亚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油价 相关网页约2,547,35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