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斌的悲剧不是偶然 官场需要抛却潜规则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 16:12 新京报 | |||||||||
谷之风(北京记者) 围绕着湖南临湘市原副市长余斌是否受贿,法院判决是否公正的问题,法律界人士颇有争议,公众也多有不同看法。这里,我并不想就法律等问题过多置喙。余斌“另类受贿”的本身,其实更让人深思。
现在的官,权力大,钱与色等常常不请自来。于是,在权钱色面前,经常出现这样两种情况:要么“下水”,大享权钱色的好处,被发现了就锒铛入狱,没被发现就逍遥法外,好不自在;要么坚决不受,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两袖清风,一世英名。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要成为后者,着实不易。一些官场潜规则意味着,在一个权倾一时的位置,却“软硬不吃”,要做地道清官,开展工作就会比较难,甚至很难立足。于是,有人排除万难,保全了自己,但也有更多的人,则在良心与潜规则之间苦苦挣扎。怎样才能既不受诱惑的干扰又能自如地开展工作?这是所有一心想干一点事情的正直官员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我看来,余斌也是这样想的,而他终于在实践中找到了“生存之道”。这就是,按潜规则行事,能拒则拒,拒不了的贿赂、馈赠,受之。但这些所得却不为了自己,而是用于扶贫帮困,用到最需要用的地方去。因而,在余斌心里,他是坦荡的,他的“受贿”与众不同。一方面,他用远大于所认定的受贿额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另一方面,他全然不按另一套潜规则行事:其一是,他受贿但不违法办事,这也是他并没有因受贿造成损失而受到指控的缘故。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也有许多虽然按程序和法律办事,但同样有行贿受贿行为发生的事情在。其二是,他在工作中以“铁腕”著称,把一些违法乱纪的人拉下马。 余斌这样做,与那些贪污受贿官员的行事逻辑全然不同。“他得罪了个别领导,具体情况不方便说。”临湘市纪委副书记刘世军如是叹息,道出了个中缘由。余斌的“暴露”,看起来或许是偶然的,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一种必然。在强大的潜规则作用下,余斌的“生存之道”也许注定要承担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在清官和贪官之间,现实不允许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然而,余斌实践了,他也因此具有了某种标本意义。我也相信,余斌并不孤独,在现实生活中,会有不少像余斌这样的人,在走着余斌这样的路。但我更期待着能有一个便于官员们干净地干事的良好氛围,使得清官们能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