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医疗体制改革路在何方 > 正文
 

医改失败必须有人负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 16:02 人民网-江南时报

  曹林

    继官方在公开场合表态“市场化非医改方向”、官方研究机构在调查报告中承认“中国医改不成功”之后,卫生部部长高强日前就中国的卫生形势作了专题报告,高强在报告中痛斥某些医疗机构见利忘义,盲目追求高利润而造成了如今的看病难———痛斥之后,报告进行了检讨,自责卫生部门监管不力也是导致看病难问题的重要原因,卫生
部门对医疗机构存在重扶持、轻监管的倾向。(据新华社报道)

  应该说,此次在反思医疗体制改革的态度上,卫生部门是非常诚恳的,无论是“认清市场化”,还是“承认不成功”,还是今天的“痛斥无良”和“自我归咎”,都体现出一个服务型的公共部门应有的历史责任感和改革良知———这种自我批判的精神值得更多部门效仿。

  但是,看着卫生部门一次次地摆出“诚恳”的姿态,我又开始担心起来:带着道德自觉色彩的“认错”、道德代言色彩的“痛斥”、道德谦卑色彩的“自责”,是不是在公众的眼皮底下洗清责任、回避问责的一种方式———似乎态度决定一切,有了诚恳的态度,有了认错的姿态,就不用承担“改革失误”的责任了。

  从既有的现实看,不排除有关部门以“认错”和“痛斥”的“谦卑姿态”洗医改失败之责任的可能性:其实“中国医改不成功”的结论有关研究机构早就作出了,可“定论”之下,尚没有一点儿问责的动静———按这种趋势,“中国医改不成功”的责任,很可能被有关部门在“自责态度非常好”的姿态中含含糊糊地混过去:失败的改革之下,无人问责,无人承担责任,这几年来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的痛“白挨了”,为医疗改革投入的公共财政白投入了!

  不错,我们的改革走的是试错之路,谁也不清楚这路到底该怎么走,哪条路耗费的改革成本最低———可“试错”并不意味着“不用对失误承担责任”,并不意味着“承认错误”后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推倒重来。既然错了,就要有人承担责任———这是从公共财政中拿工资资金的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否则做官不是一点儿风险都没有了,只管大大咧咧地“试错”就行了?

  理性的改革必须具备一套“问责失误”的机制,只有在“问责”这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神剑之下,决策者才能谨小慎微地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为每一个决策可能产生的后果细细推敲,坚守原始的改革目标,坚守执政为民的政治良知——没有这套机制,改革就会缺乏自治的理性。那么,在这种无问责基础上的“反思”也是没有效果的,没有问责的警示,下一轮的改革还可能故错重演。

  有了“认错”,有了“痛斥”,有了“自责”——如果再有一个及时的“问责”,这个改革反思就是完美的了,就会给更多的改革反思做出典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医改 相关网页约225,906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