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国与世界经济:从T恤到国库债券—-英刊文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 13:29 新华网

   来源:参编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7月29日一期文章《中国与世界经济:从T恤到国库债券》,分析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认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可以理解为经济学家们所说的“积极的供应冲击”。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大军进入国际生产和贸易系统,提高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潜力,引起劳动力、资本、商品和资产的相对价格发生改变。中国的进口额增长率一直同出
口额增长率保持着同步水平。所以中国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的供应和需求。全球货币政策不仅是在华盛顿制订,而且也越来越多地是在北京制订。文章如下 

  中国宣布人民币不再盯住美元以后,全球的货币、债券和矿产品市场都发生了震动。现在,有能力引起冲击波的不再只是华盛顿了。在许多人看来,这种震动反映了一种观点,即中国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源,而人民币升值是消除逆差的方法之一。

  美国贸易逆差的主因是国内储蓄少而不是中国

  实际上,这样的观点从许多方面看是错误的。中国并不是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中国几乎推动着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的一切,因为中国正以一种新的普遍的方式推动在许多国家看来由国内因素决定的经济趋势。

  美国人喜欢为其巨额贸易逆差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然而据预测,中国今年的经常项目盈余约为1000亿美元,只是美国可能达到的8000亿美元赤字的一小部分,而且美国贸易逆差的增加大多源于中国以外。造成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储蓄少,而不是来自中国的不公平竞争。所以贸易逆差是美国制造而非中国制造的。

  如果主要从中国的出口和贸易顺差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对全球的影响,就会误解并低估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背后的深层力量。大家都知道大部分电视和T恤衫都产自中国。不过从某种意义上,发达国家的通胀率、利率、工资、利润、油价甚至是房价也都是这样———至少这些方面都受到了中国的巨大影响。

  当然,中国并不是惟一快速发展、给世界带来冲击的新兴国家。不过中国的确更加突出一些: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比后三个新兴经济体———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加在一起的总和还要多近一倍。另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明为什么今天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会比其它新兴经济体给世界带来更大的冲击,或者比上世纪50年代中期快速增长的日本给世界带来的冲击都还要大。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国把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开放的经济结合起来。从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角度来说,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都特别高。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的总额占中国GDP的75%左右。在日本、印度和巴西,这个数字是25%到30%。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可以理解为经济学家们所说的“积极的供应冲击”。按经济学家的说法,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大军进入国际生产和贸易系统,提高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潜力,引起劳动力、资本、商品和资产的相对价格发生改变

  大多数分析中国重要性与日俱增的研究都侧重于中国占世界产量和出口量的份额不断增加的事实。这更增加了人们的忧虑,担心中国从世界其它各国偷走了产业和工作机会。不过,这种说法忽视了另一个方面。的确,中国的贸易赤字今年有了很大的增长———主要是因为政府降低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导致进口额下降。但是近10年来,中国的进口额增长率一直同出口额增长率保持着同步水平。所以中国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的供应和需求。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积极的供应冲击”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可以理解为经济学家们所说的“积极的供应冲击”。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理查德·弗里曼认为,中国、印度和前苏联纳入世界经济的结果就是将世界劳动力的数量翻了一番(中国占增幅的一半以上)。这提高了世界的经济增长潜力,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引起劳动力、资本、商品和资产的相对价格发生改变。

  新加入世界经济的国家并没有带来多少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所以,由于工人的数量翻番、全球资本市场的规模几乎没有变化,全球资本与劳动力的比率在几年之内降低了近一半,也许是历史上最大的变化。由于该比率决定了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收益率,所以它就能解释近来工资和利润上的趋势。

  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实际工资的增幅近年来特别弱。摩根士丹利公司的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指出,美国私营部门雇员的总报酬(工资加津贴)自2001年11月经济衰退最低点以来仅增加了11%,而以前5次经济复苏的同期平均报酬增加幅度为17%。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平均实际工资都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收益。 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大军进入国际生产和贸易系统减少了发达经济体中劳动力讨价还价的余地。尽管发达国家外包给中国的工作职位的绝对数量还很小,但企业可能到海外从事生产的威胁令国内工作者的工资难以上浮。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工资目前在国民总收入的构成比例中接近了数十年来的最低点。

  另一方面,利润在国民总收入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去年,美国的税后利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了75年以来的最大值。欧盟区和日本的利润比例也接近以往至少25年中的顶点。这与经济理论的预测完全符合。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崛起导致了劳动力相对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因此资本回报率上升了。富有讽刺意味的是,西方资本家们要为自己的财源滚滚而感谢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共产主义国家。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主要影响在于改变相关价格和收入。不仅中国出口的那些商品价格会下降,它进口的那些商品价格也会上升,特别是石油和其他原材料。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很多种矿产品的最大消费国,比如铝、钢、铜和煤炭,而且是石油的第二大消费国。因此中国需求的变化会对世界价格产生巨大影响。

  自2000年以来,全球石油需求增幅的1/3是由中国造成的,因此它必然要为油价的升高负一定责任。同样的,如果中国经济受挫,油价也会下跌。然而,鉴于中国人均石油消费仍然仅为美国的1/15,中国的能源需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然会随其收入的增加而水涨船高。

  目前中国平均每70个人才保有一辆汽车,而在美国每两个人就拥有一辆。这意味着石油需求将大幅攀升,再加上全球闲置产油能力很小,因此油价在可预见的未来会居高不下。中国的人均原料(例如铝和铜)消费量也还很低,因此不断增长的需求将继续维持矿产品的价格。

  中国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低通货膨胀

  总的来说,中国的原材料进口给石油和其他农矿产品价格带来的上升压力,已经被中国制成品出口的下降压力大大抵消。结果,中国效应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低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家们喜欢把制服通货膨胀的功劳归于自己,但是中国最近几年里给他们帮了大忙。中国生产廉价产品的能力使全世界许多商品的价格下降,同时也抑制了发达经济体的工资压力。例如,美国的鞋类和服装的平均价格在过去10年里下降了10%———实际下降35%。

  一份研究报告估计,最近几年,中国使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降低将近一个百分点。人民币升值2%的影响大概会被中国制造商的让利所吸收,因此不会转移到出口价格中去。但是,要求人民币升值25%—30%的美国人会对此感到遗憾:这样的升值几乎肯定会使通货膨胀加快。

  按照目前的情况,中国帮助降低通货膨胀压力使中央银行能够压低利率。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三年半的复苏,它的实际短期利率只有0.7%,比1960年以来历次经济复苏相同阶段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低将近两个百分点。对借款人来说,这是好消息,但是一些经济学家担心,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进入全球经济可能对货币政策产生中央银行不能完全了解的影响。

  国际清算银行在最新的年度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是,当中国如此明显地提高全世界的生产潜力,并且使那么多的商品降价的时候,保持积极的通货膨胀率是否确实可取?换言之,中央银行是否因为中国已经加入全球市场经济而把通货膨胀率的目标定得过高?

  在19世纪末的快速全球化时代,平均价格的下降十分普遍。这种以强劲的增长伴随的“有利的通货紧缩”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出现的不利通货紧缩大不相同。如今,我们会再次遇到“有利的通货紧缩”,但是中央银行反而压低利率,以便达到它们的通货膨胀目标。国际清算银行苦恼的是,这助长了过度的信贷增长。

  奥地利经济学派提出了理解这一切的或许最佳的框架。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大军加入全球经济后,提高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本利润率。资本利润率的提高必然意味着实际利率的均衡水平提高。但是,与之相反,各国央行却将实际利率保持在历史低水平。其结果就是资本的不合理分配,目前最明显地表现为过度抵押贷款和住房投资。如果这种分析正确的话,要为这种过剩负责的应是央行们而非中国,但中国的出现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中国产生的抑制通货膨胀的影响不仅导致了低迷的短期利率,它还在某种程度上应为长期债券的低收益率负责。为坚持让汇率盯住美元,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是美国国库券的最大买主。在2005年的头6个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了1000多亿美元,达到7110亿美元,这其中约四分之三是以美元的形式持有。这也使资本成本处在人为的低水平。

  全球货币政策越来越多地是在北京制订

  数十年来,全球货币政策都是在华盛顿制订的。当美联储提高利率,全球银根都将紧缩。然而今天,部分由于中国购买美国国库券,长期债券的低收益抵消了过去一年来美国短期利率的提升。目前,10年期债券的收益低于2004年6月美联储开始调升利率时的水平。因此,美国对其货币政策的控制权受到了削弱,短期利率同样幅度的提高产生的银根紧缩效果远远弱于从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球货币政策不仅是在华盛顿制订,而且也越来越多地是在北京制订。

  通过帮助富国压低利率,中国或许间接制造了一个全球流动性泡沫。去年,全球流动资金总额在调整通货膨胀因素后出现30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过剩的流动性并未引起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多亏中国廉价的服装和计算机),相反,它在全球催生了一系列资产价格泡沫。因此,如果把这种观点推向极致的话,可以这么说:全球住房市场的繁荣是间接由“中国制造”的。中国不仅为压低短期利率发挥了作用,中国人民银行还通过购买大量不动产抵押贷款证券为美国的抵押信贷市场提供了支持。

  对于国债收益率而言,打破人民币盯住美元机制意味着什么?在北京上周作出宣布后,美国国库券收益率上升了12个基点。中国已经对美国房地产泡沫的膨胀产生了影响,现在它能通过提升按揭利率来刺破这个泡沫吗?按揭利率与长期国债收益率紧密相连。

  本文认为,全球通货膨胀率、利率、国债收益率、房地产价格、工资、利润和商品价格现在越来越受中国的决策的驱动。这可能成为至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深刻的经济变化。它的影响可能还要持续几十年。据估计,中国农村地区有近2亿未充分就业的劳动者,工业界吸收这部分劳动力可能需要至少20年。随着这一过程的展开,它将继续抑制工资的增长和全球通货膨胀。利润率也可能在一段时期里保持历史最高记录。 中国创造了巨大的机遇,但是它也带来了新的风险。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