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从违规电站项目看宏观调控之艰巨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 10:28 金时网·金融时报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四部委联合发出公告,要求停止建设32个违规电站项目。据称,这32个违规项目的装机容量总计为1711.4万千瓦。这些项目都在不同程度上没有执行国家用地、环保、取水、水土保持等方面的规定,存在布局不合理、用水水量不足、缺水地区取用地下水、不符合产业政策等问题。

  这些问题再次告诉我们,宏观调控任务仍很艰巨。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的持续电荒下,大量资金流向电力建设领域,电站建设出现无序重复建设苗头。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称,2004年批准新建电厂的总装机容量为6000万千瓦,但实际开工的发电厂却达到了1.8亿千瓦,违规开工达1.2亿千瓦,是批准开工的两倍。国家电网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2005年至2006年投产的电站中,预计近一半是违规项目。而这种电源建设的一哄而上将对社会经济产生非常大的不良影响。

  首先,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会在无序竞争中被白白浪费,加剧我国资源短缺局面。据了解,从去年1月至11月,环保总局已受理200个电站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若200个项目全部上马,预计将增加耗煤量4亿吨/年以上。如不采取污染控制措施,将新增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500万吨/年和5326万吨/年以上,必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兴起了中小水电站建设的热潮。一些地方的“跑马圈水”、无序开发,对水电事业的良性发展构成直接威胁。

  其二,电力建设过热会刺激已存在过热苗头的钢铁、制造等行业的进一步升温,埋下经济过热的隐患。

  其三,目前电力建设投资主要靠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一旦出现风险,必然增加银行呆账。据介绍,上述32个违规电站项目已累计投资约200亿元。若任其继续建设,按照每千瓦5000元造价计算,建成后投资将达到855亿元,而将来产能的过剩,给金融行业带来的风险可想而知,并将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定意义上说,违规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反复出现,其深层次原因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不完善,机制转换滞后,增长方式粗放。

  不真正解决结构、体制和增长方式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投资盲目扩张的冲动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就不能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就随时可能再度出现。

  因此,对于我国的电力紧缺不能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电力紧缺时就盲目投资电厂建设,电力供应充分时就鼓励用电,对于我国的电源建设应该采取一种理性的态度,走出电力建设“电力过剩—减少投资—电力短缺—加大投资—电力过剩”的怪圈,因此,决策者应该从全国统一规划的角度上总体把握,加强对电力供需的分析预测,合理安排电力建设的进度和规模,加强电力投资理性化的管理,避免盲目的电力投资过热现象的产生。而各企业在投向电力项目的同时也应对未来全国和本地区的电力供应和需求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对未来拟投资的电力项目是否可行应该有一个充分的论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把握电力投资的合理可行性才能最终有效避免电力的投资过热。

  为严控违规电站建设,国务院曾发布《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坚决制止电站项目无序建设意见的紧急通知》,这意味着国务院已经开始以专项治理的形式,对电厂建设实施宏观调控。

  而如何体现国家新发展观中不要“没有发展的增长”甚至“负发展的增长”的理念,如何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更是宏观调控这一宏大命题的题中应有之义。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宏观调控 相关网页约3,519,871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