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华工商时报:经济界大腕纷争的口水带来迷茫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 01:00 中华工商时报

  王擎/文

  经济学家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各种结论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就像大家都知道,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是政策制定者制定政策最主要的依据一样,每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也是根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而预期宏观政策的变化,从而校准自己的投资和消费行为。可是,在大腕们纷争的口水中,我们真的迷茫了。

  1个人和4个人都是经济界的“大腕”。

  1个人是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官方最权威的经济形势解读人。

  4个人是民间宏观经济形势的权威诠释者,他们分别是:林毅夫、张曙光、袁钢明、宋国青。林毅夫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由于经常能够与中国领导人同桌探讨经济形势而备受关注;张曙光是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的理事长,该研究所连续跟踪并预测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已经长达9年;袁钢明,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以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见长,如今他还兼职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的宏观经济形势预测课题组;宋国青,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由于其对宏观形势预测的精准常常令人侧目。

  在对2005年下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看法上,显然,这五个人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

  7月20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用“高增长,低通胀,形势非常好”来评论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他指出:“不管是从今年上半年中国货币的供应、经济发展情况,还是从发展趋势看,中国今年不存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问题。7月30日,措词一向求稳的林毅夫直截了当地说:“中国今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很可能出现通货紧缩。”

  张曙光对经济的评价是“经济中升温和降温的两股力量将相持一段时期,经济有望在9%左右的平台上继续运行。”

  “经济增长已经越过拐点,经济会很快下降,出现通货紧缩。”袁钢明说。

  “防冷重于防热。”宋国青的政策建议言简意赅。

  其实,尽管对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充满了不信任,但是所有的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做出解读的主要依据依然来自于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然而,面对同样的数据,每一个人看到了不同的经济形势,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在经济学界一直有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最典型的一幕发生在7月初,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办的“宏观形势分析会上”,20多位来自于政府部门和民间的经济学家出席该会并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会议结束之际,会议主办方的总结发言颇为精妙。他说,有政府机构背景的经济学家都在强调宏观政策要以防止投资反弹为重点,强调经济还有过热的趋势和苗头,而来自于民间的经济学家则一致认为,经济将要下滑,通货紧缩不可避免,宏观政策要以防冷为主。主办者显然并没有简单的区分各家的观点,而是将不同的观点分别归类于政府部门的经济学家和民间的经济学家。无论是来自于政府部门的经济学家,还是民间的经济学家,笔者对他们同样怀着尊重崇拜的感情。我也坚信,由于每位经济学家的背景不同、所处的立场不同,专攻的经济学派不同,出现经济学家们对数据的理解不同,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结论的情形是可以被接受的,这种局面同时也说明了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学家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各种结论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就像大家都知道,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是政策制定者制定政策最主要的依据一样,每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也是根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而预期宏观政策的变化,从而校准自己的投资和消费行为。可是,在大腕们纷争的口水中,我们真的迷茫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中国经济 相关网页约144,224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