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国经济时报:政府采购盛宴 本土品牌别样寂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 09:19 中国经济时报

  见习记者 彭瑞财

  虽然“公务车改革势在必行”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政府采购这块蛋糕依然引得无数汽车厂商磨刀霍霍。

  据了解,在前不久刚刚落幕的“中国政府汽车采购与协议供货高峰论坛”上,全国有
近百家政府采购单位带着100多亿元的汽车采购计划参会。

  实际上,随着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汽车采购所占政府采购份额一直在逐年递增。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各地政府汽车采购量已从2000年的328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653.2亿元,再到2002年的1009.6亿元,而在2003年政府采购支出的1659.4亿元中,用于汽车采购的就占了350亿元,比重高达21%,2004年政府用于汽车采购的金额也继续攀升到500亿元。有关专家预测,今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将创2500亿元新高,汽车采购所占政府采购份额也将递增。据悉,从今年开始,国务院各部门所属京外二级预算单位都将执行汽车采购的规定,可以预见,政府汽车采购市场将成为国内最大、最集中的公共消费市场之一。

  按照国际惯例,政府采购一般以本土产品为主,中国政府也是这一导向。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表示,今年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坚持购买国产汽车,优先购买节能产品。

  虽然民族品牌汽车已经在行动,但放眼中国公务车市场,似乎仍是一派跨国公司品牌的青山绿水,而红旗、东方之子、中华等本土车型却大多只能借助地缘优势在“根据地”分得一杯羹。

  “我觉得,与国内汽车企业相比,国外企业对于政府采购活动好象要积极得多。”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徐家富在“中国政府汽车采购与协议供货高峰论坛”上如是说。

  “奔驰、宝马、本田、丰田、VOLVO等国外企业基本上都来了,而且给人感觉非常自信。”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似乎也有相似的隐忧。

  对于中国这个世界市场上屈指可数的政府采购大市场,跨国汽车公司早已备好刀叉。虽然《政府采购协议》不是中国入世必签的文件,但谈判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坚持要求我国在入世时必须作出对外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的相关承诺。随着国际高档车品牌鱼贯进入中国投产,进军政府采购几乎已经成为其规划市场版图势在必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土汽车品牌难道在政府采购的盛宴中甘于寂寞自斟自饮?

  “某些国内企业可能觉得,既然已经与部分采购单位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渠道,就没有必要再投入人力物力,反正同样能拿到供货大单。”陈大军如是担心。

  政府采购偏重于本国工业企业和自主品牌产品,但前提是自主品牌不能成为“扶不起的阿斗”。在与跨国公司争锋时,本土汽车品牌仍急需加紧提升自身的质量水平与品牌形象。必须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强企业管理练好内功,精益求精提高汽车产品质量,打造品牌提升竞争力,凭实力取胜。

  是要耐得住几十年寂寞,还是发力尽早甩脱寂寞,端坐在政府采购宴席前的本土汽车品牌看来需要确定一种开胃的餐前酒。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政府采购 相关网页约4,167,265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