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竞合加速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 04:34 21世纪经济报道 | |||||||||
8月2日,首次中美战略对话在北京落下帷幕,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就中美关系展开了对话。恰如佐利克参加对话前在香港所言,是次战略对话将“超越议题”,不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是更多地加强双边的交流。 佐利克是一个月内布什政府第六位访华的高级要员。就在三周之前的7月9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展开旋风式的访华行程,力促六方会谈;7月10日至11日,中美商贸联委会召开,美
高层官员的密集访问和首脑的互访,凸显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其实,这种重要性已经具有了全球意义。在被定义为美国世纪的上一个百年,美国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而中国的重新崛起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作为目前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发动机之一,经济的崛起也日益给中国带来广泛的政治和外交影响力。如今,中美两个大国在联合国改革、朝核问题、能源战略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等关系全球和地区利益的事务上,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发言权。 除了广泛的全球意义之外,对于两国国内政治来说,中美关系更是无小事。对中国而言,如何处理好中美关系,将是和平崛起的中国在本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美国在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以及涉及中国国家利益的台湾等问题上具有一定影响力;而对美国而言,中国持有的高额美国国债、庞大的双边贸易数字都会直接影响到美国经济,而在反恐、朝核、能源等问题上,美国也需要中国的广泛合作。 可见,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在增大,但并不是所有的共同利益都能为双方简单判知,共同利益的认识需要对话和沟通。目前中美双方的误解和猜疑实在太多,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对中国正常的国防建设的紧张、对中国出口商品的恐惧,已经成为部分美国国民和一些利益集团的经常性话题。美国某民间组织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59%的美国普通民众对中国持友好态度,24%的人认为中国“对美国经济构成威胁”,15%的人把中国看作“军事威胁”。而另一项调查则显示,54%的议员视中国为“经济威胁”,36%的议员认为中国“对美国构成军事威胁”,只有19%的议员对中国持积极态度。 消除误解的最好方式便是沟通,而中美沟通则需要一系列的合理机制,使沟通和理解成为一种常态。目前中美已经在诸多领域建立了定期的沟通机制:一年一度的中美商贸联委会主要就经贸问题展开沟通,目前已经提升到了副总理级;同样年度性的中美军方年度防务磋商机制,目前由中国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和美国国防部副部长费思在北京与华盛顿两地轮流主持;此外,中国全国人大与美国众议院也在进行定期交流与互访,第七轮会谈也正在北京举行。 相对以往针对具体议题的沟通机制而言,此次这种“超越议题”的沟通则更加深刻。因为具体的议题,无论贸易摩擦、能源战略、台湾问题、军事发展、反恐合作等,都更多针对当下的形势和具体的事件,有时仍缺乏通盘的考虑。而这次中美战略对话不设具体议题,希望这种深层次的对话更有利于中美之间增进了解,弥合认识差距,达成政治共识。 从更长远的角度,我们也期待中美的思想界能够就双边关系的长期发展达成共识,特别是就如何理解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由此给美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达成共识。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仅关涉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政治经济的稳定,更将直接影响到中美近16亿国民的切身福祉。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