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架空WTO:世界贸易进入双边时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 16:54 《法人》

  世贸组织里农业、补贴等问题很难解决。结果可能倒是:双边关系不断发展。世界进一步双边化

  文/平心编译

  今年12月,世贸组织148个成员国的商贸部长将在香港聚集。时间紧迫,WTO若不能在
今后几周里就农业问题有所推进,这个多边组织的影响力就将进一步被削弱。以美、中、日、巴西、新加坡为例,可以看出世界贸易正在进入双边时代。

  美国

  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年里签署了一系列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布什及其首席贸易代表左利克充分利用了国会2002年赋予他们的谈判全权。这个全权的全称是贸易促进全权(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按此规定,国会只能全盘否定布什及其下属谈妥的自由贸易协定,但却不能给有关协定“渗水”。

  按2005年初生效的美国与澳大利亚的协议,美国不仅要降低关税和其它壁垒还要努力达成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与智利的协议给美国农庄主和工业企业开辟新市场,且含有保护美国在智利投资者的规定。

  美国政府在各个层面上推进其自由贸易方案,正在跟中美洲国家、多米尼加共和国、安第斯共同体国家(安共体)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哥伦比亚谈判自由贸易关系,争取在地区性的全面自由贸易关系无法铺开的情况下至少能够保证局部的自由贸易。

  两个美洲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FTAA)的谈判现在停滞了下来,原因是美国和巴西之间对进入对方市场的观念有所不同。美国与摩洛哥、约旦、以色列、阿联酋和阿曼之间关于自由贸易的谈判则有所不同,与其说是经济性的,不如说是更具有政治意义。

  中国

  中国正在争取世界承认它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假如给予了中国这个定义,中国在许多事情上就好办得多,比如驳回关于倾销的指责。有了这个定义,中国就会很快拥有一个广阔的自由贸易网。

  中国已经争取到了不少国家对它作为“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可,但西方主要国家还没有承认这个定义。原因是,中国有许多东西始终还被视为障碍,比如人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人民币币值问题。

  中国大陆跟自己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建立自由贸易关系自然就简单得多了。通过简化商品交流和服务的协议,中国大陆实际上是给香港的经济发展撑了把腰。目前,中国正在跟新加坡、新西兰、冰岛和智利谈判自由贸易协定,将在2006年跟海湾国家沙特阿拉伯、阿曼、卡塔尔、巴林、科威特和阿联酋签署一个协议。4月中开始的跟澳大利亚之间的谈判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因为那将是中国跟一个工业国之间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

  贸易关系可以为中国与它周围的国家改善关系,与竞争对手之间缓和气氛。中国和印度已经决定就一个双边贸易协定开展可行性研究。虽然中国和日本双方就自由贸易不欢而散,而此际,中日关系达到了“30年来的最低点”。但自由贸易的前景并没有死去,而恰恰这个前景是重新打开中日和解的钥匙。

  中国跟东盟的6个主要国家也已达成一致,至2010年建立一个关税联盟,跟另4个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税联盟也将在2015年前建立。双方在货物交流方面采取低关税的一个协定前几天(7月1日)已经生效。

  日本

  日本的自由贸易努力可以说完全集中在了东南亚。它正在努力推进对东盟的地区性渗透。日本希望以此进一步改善进入东南亚市场的途径,同时也是由于日本大公司如丰田、三菱、索尼等从1980年代以来在那个地区大量投资建厂,要保护日本公司的利益。1996年来,日本大公司每年向东盟国家投入的固定资产投资达40亿欧元,以求更好地利用国际分工:把日本国内的生产进一步向高技术水平的昂贵的工作集中,而把大批量的生产转移到东南亚的低工资国家去。日本公司得到了日本政界的大力支持。

  3年前,日本跟新加坡签署了日本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2004年12月,东京推出了签署更多自由贸易协定的决定。日本拿出了一个12点的基础计划,包括允许外国劳动力入境工作,保护知识产权,创建对投资者有利的框架条件,对企业实行特殊税率。这个计划把东南亚列为东京自由贸易努力的中心。

  日本是东盟集团的第4大出口市场和第2大进口来源国。东京把贸易政策视为其创建“东亚共同体”的基础,要夺回被中国和韩国夺走的“失地”。按东京的计划,到2010年,与自由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额要从目前占贸易总额的5%上升到25%。

  巴西和新加坡

  在拉美,墨西哥和智利几乎全部贸易都是按自由贸易特殊条件进行的,而巴西至今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还很少,它的出口只有14%在自由贸易条件上展开。巴西总统卢拉关心的重点是南美洲的一体化,目的之一是加强巴西作为南美第一大国的地位。但1991年跟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建立的南美洲共同市场只拿去巴西出口额的9%。

  可是,在跟其目前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欧洲和北美谈判自由贸易方面,巴西经常起到了一个煞车者的作用。巴西显然更愿意跟亚洲、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门槛国家建立合作。当然至今成果不大。

  新加坡在建立自由贸易伙伴关系方面是个发达国家,它跟许多国家签有自由贸易协定。作为一个没有矿产和农业的岛国,新加坡选择了它的道路:当亚洲协约贸易的先锋。新加坡对广泛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关系的解释是,这是为了推动地区一体化。新加坡的做法为印尼、马亚西亚和泰国所模仿。

  英国人当初作为一个贸易据点建立了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从一开始,新加坡的使命就是在不同的几个世界之间起“中介”作用。今天,它的“中介”功能更是发扬光大,它已经签署了6个国家间协议,正在谈判的有14个。

  2003年跟美国签署的协议是新加坡“招牌产品”,也是美国跟亚洲国家之间签署的第一个这类协议。有重大意义的还有新加坡跟欧洲自由贸易联合体(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瑞士)的协议和刚刚结束的所谓“太平洋三国”(新西兰、智利、新加坡)第4轮谈判。

  下一步,新加坡要打开从东亚通向南亚的通道。新加坡最大的上市公司新加坡电讯正在争取收购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的电信企业。这个岛国的触角伸得更远了,它伸向阿拉伯国家,比如给迪拜打开经新加坡通往东亚的大门。

  是否能象新加坡说的那样,通过更多的双边自由贸易关系来推动多边的、地区性的乃至全球性的贸易关系呢?

  不错,人们现在更多地走双边道路,是因为多边的道路太难了一些,障碍太多,求同太难。但是,双边的道路走得多了,一定就会减少多边的障碍吗?恐怕不一定。世贸组织里农业、补贴等问题很难解决。结果可能倒是:双边关系不断发展。世界进一步双边化。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