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关注格林柯尔系走向 > 正文
 

格林柯尔系濒于崩溃 经济学家不该沉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 10:06 中国经营报

  作者:郭松民

  顾雏军的“家电王国”看起来已经成了黄粱一梦,格林柯尔系濒于崩溃!

  本来,企业的盛衰兴亡,是云谲波诡的市场竞争中的正常现象。除了利益攸关的股民,其他人不必给予过多关注。但顾雏军和科龙不一样,他们曾经是一起全国瞩目的公共事件
的主角:2004年8月9日,郎咸平发表一篇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称,顾雏军在并购科龙、美菱等企业时,采用“安营扎寨”、“乘虚而入”等7种手段,只花了区区9亿元,就鲸吞了136亿元总值的企业。由此引爆了意义深远的“郎顾之争”。

  犹记得当争论达到高潮时,主流经济学家曾排出“豪华阵容”对顾雏军表示支持。2004年10月21日,他们在北京华侨大厦二层举行了“科龙20年发展与中国企业改革路径”研讨会。研讨会上,大家一致同意的核心文件是《科龙20年发展经验与中国企业改革路径》。根据这份文件,顾雏军的并购行为是和“中国企业改革路径”完全一致的,换言之就是顾雏军的所作所为代表了“中国企业改革路径”。如果顾雏军是对的,则“中国企业改革路径”就是对的,如果顾雏军是错的,则“中国企业改革路径”也就错了。

  报告的执笔人在接受采访时甚至说:“把科龙20年发展经验与中国企业改革路径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使科龙这个个案充满寓意。”真是现世现报,距离此言时隔不到一年,事态的发展已经使当年的争论有了一个“充满寓意”的结论:郎咸平是对的,顾雏军是错的!那么,那些当初铁嘴铜牙力挺顾雏军的经济学家在哪里呢?他们在沉默。

  在我看来,无论是从道义上讲,还是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上讲,这些经济学家都不应该沉默。因为正是他们大包大揽地把顾雏军的收购行为和“中国企业改革路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他们有义务出来澄清:究竟顾雏军错了?还是“中国企业改革路径”错了?抑或是他们自己错了?

  记得当时也是力挺顾雏军的张维迎教授说过一句很有力的话:“我不与可耻的人争论!”今天在水落石出之后,我们倒是可以心平气和地讨论一下什么是可耻——在我看来,错了并不可耻,但面对错误和公众的质疑保持沉默,却不仅仅是可耻的,而且也是懦弱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格林柯尔 相关网页约45,902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