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转移 财富的国际豪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 09:57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张运成 英国作家狄更斯曾感叹:“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反映在当前的中国经济,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一方面,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获益匪浅;另一方面,事关全局的汇率机制改革迈出一小步后,综合各方反应来看,中国所处的环境恐难有明显改善。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实际上正演变成中国与多个发达国家的博弈,其中有三分
7月21日,中国重估了人民币的币值,人民币升值2%,并放弃与单一货币挂钩的汇率机制,改为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浮动,引起国际上一片叫好。由此,持续两年的有关人民币何时动、怎么动的议论暂时划上句号,不明朗因素似乎也就此烟消云散。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人民币汇率改革一动而百动。长期而言,无论是从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关系看,还是从来自市场本身的压力来看,人民币升值不是这个问题的结束,而很可能是这个问题的开始。一方面,市场消化人民币升值还需要一段时间,各方如何调整,后续动作如何尚有待观察;另一方面,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评论升值时所言:“我们做了一个初始的汇率水平的调整是2%。”国际市场因此继续揣测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究竟是一次性行动,还是持续升值的开端。换而言之,中国汇率机制改革是迈出了一小步,还是迈出了一大步,仍有不同的解读。时下,境外流入内地和香港的大量热钱就是不“凉”,赶也赶不走,或者是赶走后又回来。实际上都显示,有关人民币汇率的一种新的不确定性正酝酿生成。 欧、美各国在欢迎和赞赏人民币升值决定的同时,也对下一个步骤产生了更高的期待。人民币汇率改革幅度的大小和步骤的快慢,都会成为美国感到不满和继续施加压力的借口。7月22日,美国经济学界的领军人物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纽约时报》发表题为“中国丢了一根骨头给美国”的文章,很有代表性,它表明美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善罢甘休。 历史地看,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成熟就是以有效的转嫁成本甚至危机为标志的,美国就是这样的一个成熟国家。一旦其内部经济出现失衡,随即会向外部自然传递或主动转移这种失衡。国际垄断资本通常是通过跨国企业控制着受资国的经济,并形成大量的利润转移,国际垄断资本把大量利润“刮走”,令受资国只能受剥削而无法分享成果,导致“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 这种趋势还在增强。突出表现在资本主义的剥削性和垄断性正以巧妙的方式向别国转嫁,像金融、汇率等看似很市场化的东西,实际上是被操控的,主要是在为极少数国家服务,对弱国或是新兴国家具有很大的杀伤力。长期以来,亚洲地区都是全球经济结构中较脆弱的一环,上世纪末发生在本地区的金融危机,本质上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公司活动频繁和贪婪相关。 中国处于这一地区,特别要小心。主要发达国家已经看准,未来5年中国改革重点必是金融领域方面,这正是他们能施展身手让中国头痛的地方。趁中国似懂非懂之际,施以压力,先看中国“笑话”,再给中国指条远路,不仅是国家间竞争的常态,也完全符合发达国家的根本利益。 汇率成为国家间的一种关系本身就充满不确定性和诸多风险。汇率只是反映本国货币的国际市场价格,并不等于实际币值。这意味着今天可以炒你升值,明天也可以估你贬值。汇率作为国际间货币供求关系的市场表现,本来只是工具性而非功利性,但国际金融市场的残酷现实表明,投机成为第一位的因素,它始终是以短线买卖为主,炒家普遍对于外汇的长期走势兴趣不大。理解了这点,就清楚为什么大量热钱直接进入中国而赶不走的原因,也就理解众多炒家热捧港元而实为间接投机人民币的本质。 或许,最终摊牌势在难免。当务之急是要搞对路,理解温总理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看法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战术操作层面,仍要继续保持“突然”性,这方面中国已先胜一筹。有“日元先生”称号的前大藏省财务官木神原英资在其2002年12月出版的《了解汇市即了解世界》一书中指出:“在我担任国际局长之前,一般认为干预无效。我和我的部属分析个中缘由,发现那是因为干预金额太小、几乎天天为之,而且做得太明显。”于是,木神原英资决定反其道而行:大量干预,一气呵成,让市场人士措手不及。最后该书得出结论,干预外汇行动若是在市场的预料之中,怎么做也无效。需要高手们不断变换进场干预的价位点,尽可能出其不意。 二是战略布局层面。作为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经济体,中国货币体制的改革过程,必须要避免和防范一切重大风险。人民币汇率改革提供了中国诸多选择,但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果;同时更多的选择也表示放弃得更多,遗憾也可能越大、越深。我们可以在决定之前“机关算尽”,对每个机会及选择都细细思量,但是一旦选择好,就要果断实施,掌握主动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