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趋势促银行转变负债模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 02:3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总体趋势,银行负债业务经营模式应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且调整越及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更主动。 一、扩大负债业务营销对象,合理搭配存款资源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逐渐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深入,金融市场中出现
此外,由于各金融市场之间存在互补性,使得各类资金的数量在时间维度上也必然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因此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合理搭配银行存款的组成结构,则能有效稳定银行存款规模,降低存款波动幅度。当存款利率完全放开后,对银行负债业务来说,如何拓展新的资金渠道,合理搭配存款资源将变得非常重要。 二、确定符合发展规划的存款需求 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中,存款市场在供求双方博弈过程中将逐步趋于均衡。在阶段性均衡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定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家商业银行的存款需求。存款需求旺盛时,可适当抬高价格增加吸存力度;存款需求下降时,则可反向操作。而存款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一家银行包括贷款和投资在内的资产业务的发展能力。 鉴于存款需求对决定利率报价的重要性,根据业务发展规划准确预测存款需求将成为未来银行负债业务健康发展的前提。面对未来存款性质趋同和存贷比管理可能出现的改革,存款需求预算将是一项综合贷款需求、投资需求、流动性以及资产规模等方面的系统工程。 三、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建立科学的负债定价模型 存款的成本包括资金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体现为市场上的资金价格即存款利率;而间接成本则包括营销投入、银行服务费用等营业成本和坏账风险准备等,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除了资金需求对利率定价的影响之外,资金成本是决定存款价格的关键内在因素,利率市场化将考验商业银行对资金成本的核算和控制能力。 在粗放经营的管理模式下,对各类显性经营成本的简单分摊是商业银行核算间接成本的通常做法。但在利率市场化之后,显性经营成本应该按不同来源资金的实际成本分摊,同时必须综合考虑相关业务所产生的隐性间接成本。 在加强成本核算的同时,对资金成本的控制也是使负债业务具有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资金成本控制工作的重点和有效性主要集中在对间接成本,特别是对显性成本的控制。 在能够准确核算资金间接成本和平均收益之后,从理论上说只要资金直接成本(即存款利率)小于资金边际收益和间接成本之间的差额,存款利率的定价就是合理的。但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一笔资金在其数量、期限、稳定性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其利率的不同。譬如在市场资金供求均衡的情况下,相同期限的两笔资金,资金稳定性就成为确定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以银行综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科学的定价模型,以资金数量、期限、稳定性等因素为参数,确定每笔资金的最优价格是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管理的发展方向。 四、增强资金综合运用能力,做好资产优化配置 商业银行做大做强负债业务的根本目的是为资产业务提供充裕、稳定的资金,因此资产业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负债业务的经营模式。随着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展,企业融资渠道将逐步拓宽,会对原本以传统信贷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冲击,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经营模式必将向信贷业务和货币市场业务(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外汇交易市场、公开业务市场等)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而且随着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那些信誉卓著的大企业的信贷资产价格也必将向货币市场价格靠拢,从而连锁地影响负债业务价格。 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增强资金综合运用能力,做好资产优化配置是摆在所有商业银行面前的一道难题。商业银行就像一位要取得优异成绩的十项全能运动员,首先必须增强自身在每个单项中的实力,即提高在信贷业务、投资业务和其他资产业务方面的资金运用能力。然后根据各单项实力,在比赛中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即做好资金在信贷业务、投资业务和其他资产业务方面的优化配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做大做强资产业务,提高资产运用的综合收益率。 作者:骆德明 陆勇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