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公众难享受到低价好处 低价实际导致了社会不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 00:1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 欧阳觅剑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似乎都在涨价。人们不能接受涨价,因此呼吁进行政策调控、召开调价听证会。他们反对价格上涨的理由很多,其中提得最多的是价格与收入的关系,比如房价对收入的比值太高,学费的涨幅高于收入的涨幅,等等。

  这些都是明摆的事实,但如何做出判断,则跟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有关,这可以用来指证房价、学费等太高,但也说明人们收入水平低。问题的解决也不能只是抑制涨价,还有待收入水平的提高,后者甚至更为关键。

  实际上,收入水平与教育、居住、医疗等方面的费用紧密相关,因为这些产品和服务是劳动力再生产的要素,它们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劳动力的价值及其收入水平。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下,体制通过对教育、居住、医疗等进行补贴,维持这些产品的低价,再对水、电、交通等基础性产品进行补贴和限价,使企事业单位得到低价的劳动力和能源、原料,从而能够提供低价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是环环相扣的低价结构,而补贴教育、居住、医疗等产业以保证廉价劳动力的供应是其中重要甚至是核心的一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扩大,利益分化,低价结构逐渐被打破,作为其中一个环节,单位对教育、居住、医疗等方面进行的补贴也逐步取消,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低价状况发生了改变。

  对于多元化的利益主体来说,他们的目标就是盈利,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要求他们低价或者优先为“穷人”提供产品,并不合理。而对于大众而言,低价也不是最优,无助于福利的增加。

  当我们动态地看问题时,结论则会不同。

  很多产业都会经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产业起步的阶段,市场需求比较小,能够容纳的资本数量不多;企业规模小,经营水平低,控制成本的能力不高,竞争不激烈;产品主要以毛利率高的高价位产品为主,毛利率虽然高,但由于市场需求不大,成本难以摊薄,而且资金周转速度慢,企业的利润率不一定高。

  当市场继续扩大,成本分摊和资金周转的状况会好转,在高毛利率的吸引下,会有更多资本进入;出现一批经营水平较高的企业,竞争更趋激烈,价格战频繁发生,将价格不断压低;很多企业在竞争中被兼并或淘汰,但产业的规模持续扩大,生存下来的都是规模较大、经营水平较高的企业。这是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

  产业发展的第三阶段则是,大企业控制成本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都比较强,而且为了争夺更多市场份额,它们会开发出多种多样的产品,其中既有高价位,也有低价位,而且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高。

  产业经历这三个阶段,既取决于市场的规模和资本的数量,也取决于产业发展的时间。生活资料和消费品的市场发展比较快,在1990年代中期经历了较快的价格上涨,但现在已经进入发展的第二和第三阶段,产品质量提高,价格却很平稳,这是近年来CPI涨幅较小的主要原因。

  而教育、居住、医疗等产业,尚处在发展的初期,高价和高毛利率是正常现象,高毛利率具有正功能,吸引资本进入到产业中来,使竞争变得激烈,然后价格就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如果通过政策干预将价格压低,则可能延缓资本进入的过程,从而使竞争和降价到来的时间推迟,最终损害的是大众福利。

  当然,低价也会引起竞争,不过是对“租”的竞争,引发“寻租”的行为。低价产品不能足量供应,需求者需要“排队购买”,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些利益主体通过“寻租”行为改变自己的位置,以优先获得低价产品,再转手卖出,就可获得不菲的利益,而真正需要这些产品的大众,则很难享受到低价的好处。因此,看似平等的低价,实则导致了社会不公。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福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