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三项优化联汇制度的逻辑及效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2日 15:3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三项措施是要消除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汇率可转强程度的不明朗情况 特约评论员 余伟文 5月中下旬,香港金管局推出三项优化联汇制度措施,即:推出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会在7.75的水平向持牌银行买入美元,有关措施已于5月18日生效;将金管局在7.80水平
这三项措施,目的是要消除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汇率可转强程度的不明朗情况,以及理顺货币和外汇市场在货币发行局安排下的互动关系。 推出强方兑换保证可消除有关港元汇率可转强程度的不明朗情况。基本上,联系汇率制度维持一定程度的含糊性是具建设性的做法,因为这有助遏止抛空港元的炒卖活动,但若港元正面对升值压力,这便无补于事了。这种所谓“建设性的含糊”?constructive ambiguity?令汇率转强的幅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明朗,而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汇率可能转强的预期下,投机资金不断被吸引流入港元。 这种不明朗情况亦令流入及流出港元的资金对港元及美元的息差的敏感度降低。过去18个月的经验正好说明这点:香港银行同业市场的流动资金(即总结余数额)停留在高于为保持银行同业支付系统有效运作所需的正常水平大约5倍至100倍的水平,港元利率亦因而一直低于同期美元利率。买入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可消除有关港元汇率可转强程度的不明朗情况,因此应能提高流入及流出港元的资金对港元与美元息差的敏感度。推出强方兑换保证应能消除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汇率可转强程度的不明朗情况,亦能减少港元被用作投机人民币升值的工具。 至于“热钱”的问题,在过去18个月,“热钱”不断流入香港,部分原因是市场购入港元以用作代替人民币长仓。虽然“热钱”流入香港对复苏中的经济有帮助,但对香港的金融稳定亦不无影响。因为港美利率长期保持着一个明显的差距,一旦资金流走,香港的利率要紧贴美息,便有可能出现“追加”或“超加”的情况,对经济构成一定的影响。推出优化香港货币发行局制度的措施,可确保联系汇率的畅顺运作。 自实施三项优化措施后,银行总结余已迅速降低(由38亿港元降低至7亿港元),美元兑港元远期折让亦大幅收窄(一年期由约负500点子上升至负250点子)。 到目前为止,市场对优化措施的反应平静而且正面,香港金管局于5月25日进行了在兑换范围内的首次市场操作。原因是即将有多项大型的发售新股事项,港元流动资金的需求增加,因此令港元转强,各种期限的港元拆借利率均告上升。这次市场操作完全符合货币发行局的运作原则,即货币基础的增加有外汇储备的相应增加支持。 只要有关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仍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就继续会有庞大的资金流入及流出港元,亦可能会有其它震荡,引起类似的资金流动。不过,凭借最新推出优化联系汇率制度的措施,香港金融管理局会比过去更能有效应付这些震荡。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