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 正文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跨国公司的全球调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9日 17:34 中国教育电视台

  一、中国制造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200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总规模为4.31万亿人民币(约5200亿美元,按官方汇率计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8%,就业人员规模为8307万人(2002年),占就业人口总规模的比例为11.3%。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居全球第四位(按1995年不变美元和官方汇率计算,下同),占全球制造业总量的比例,从1992年的2.9%提高到2002年的6.2%(见表1),提高幅度达一倍多,而同期日本和德国制造业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分别由23.1%、10.3%下降到18.3%、7.6%。但中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仅为344美元,约为发达国家的十七分之一。

1    一些国家制造业的情况对比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例 %

      1992年          2002年

人均制造业增加

(美元,1995年不变价)

美国

20.4

23.7

5790

日本

23.1

18.3

10127

德国

10.3

7.6

6541

中国

2.9

6.2

344

资料来源:UNIDO网站。

  一、自2001年起表现出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征。

  轻制造业(主要是生产生活资料的行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87年的33.79%下降到2003年的27.14%,同期重制造业(主要是生产资料行业)所占比重由49.17%上升到54.04%,尤其是2001年之后,重制造业的比重加速提高,三年间提高了3.96个百分点(见表2)。由于计算口径等原因,中国与日本等国相比,重制造业比重较高,但可从中发现的基本趋势就是,出现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

  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987年至2003年间出现大幅度变化,自2001年起出现加速提高,2003年达到63.35%。其中重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幅度最大,1987年轻、重制造业的贡献率差别不大,而进入21世纪后,重制造业的贡献率急速上升,2003年达到 46.84%;而轻制造业的贡献率仅为16.52%,1987年以来,轻制造业的贡献率基本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除了个别年份出现负贡献的情况)。这就意味着当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中,近四分之三(2003年为73.93%)来自重制造业。

  二、高增长产业交替出现,当前的高增长产业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三轮以高增长行业推动经济进入高增长周期的过程,形成了结构变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第一轮是80年代初中期以轻工、纺织为主导的增长周期,以满足居民的吃、穿为主。第二轮增长周期始于90年代初期,起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公路、港口、电力等)、家电产品(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等)等。第三轮增长周期是发生在2001年之后,住宅、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讯成为新的带头性高增长产业,并由此带动了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提供中间产品的行业快速发展。这三次结构转变都与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相关,形成了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规律,这是消费导向型工业化战略必然出现的结果。

2  中国轻、重制造业比重变化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1987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轻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

33.79

38.25

29.90

28.19

28.24

28.09

27.14

重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

49.17

45.32

49.65

48.19

49.35

50.48

54.04

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9.08

11.47

-2.2

39.55

37.23

47.04

63.35

轻制造业的贡献率

13.95

14.71

-11.47

11.45

12.12

15.12

16.52

重制造业贡献率

15.13

-3.24

9.27

28.10

25.11

31.92

46.84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轻制造业、重制造业是指分别主要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料的行业。

  由上表可以发现,主导产业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交替出现,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80年代及90年代初,进入前五位的行业主要是与满足居民的吃、穿相关联的行业,由于纺织业等行业出口大量增加,其在工业增加值中的位次和比重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居前列。90年代初中期,由于能源、原材料等产品出现短缺,相应的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家电产品发展迅速,1995年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地位快速上升,位居第六,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10%。2001年之后,进入前五位的行业就集中在重化工业以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方面,这些行业与居民消费结构向住、行等升级直接相关。

3 不同年份工业增加值中位居前五位的行业

 

位次

1

2

3

4

5

1986

行业

纺织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烟草加工业

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

食品制造业

比重%

9.54

6.04

4.70

4.28

3.76

1990

行业

纺织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

烟草加工业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比重%

9.67

7.76

6.54

5.84

4.12

1995

行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

纺织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普通机械设备制造业

比重%

6.10

6.08

5.81

5.21

4.33

2000

行业

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纺织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比重%

8.70

7.18

5.58

5.01

4.84

2002

行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比重%

7.64

6.60

5.87

5.64

5.45

2003

行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

比重%

8.29

6.90

6.73

5.87

5.68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从上表还可以发现,2000年之前,位居前五位行业的比重差距较大。例如,1986年第一位的纺织业与第五位的食品制造业相比,两者的比重差有5.78个百分点。而2003年最大的比重差仅为2.61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在当前的新一轮高增长周期中,已经形成了一批主导产业和高增长产业群,而且高增长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增强(例如汽车、造船等产业对钢铁工业形成大的需求),主导产业的群聚效应明显,不似以往主导产业相对单一的情况。

  与日本等国重化工业时期的产业结构相比,中国最大的不同在于,重化工业得到加快发展的同时,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新技术条件下的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跨越式发展性质。

  三、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发展。

  工业内部结构升级,一般遵循加工深度不断深化的有序过程,按照由采掘业向原料工业、初加工业、高加工工业的升级过程,同时也表现为由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的演进。在中国工业内部基本可观察到这样的升级过程。

4 重工业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的比重变化   %

 

采掘业

原材料工业

加工工业

1995

19.16

40.57

40.26

2000

19.82

39.12

41.06

2001

17.29

40.26

42.45

2002

15.77

40.17

44.06

2003

14.58

40.32

45.10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在重工业当中,加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其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1995年至2003年,采掘业在重工业中所占比例下降了4.58个百分点,加工业提高了4.84个百分点,而原材料工业则略有下降。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之比,1995年为1:2.1:2.10,2003年这一比值达到1:2.77:3.09。产业呈现向提高加工深度的方向升级。

  产品的附加价值也有所增加,1995年工业的平均增加值率为28.1%,2000年、2002年分别为29.6%、29.8%,2003年略有下降,为29.5%。制造业每亿元产值所占用的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2000年为1.75亿元,2003年下降到1.22亿元。

  基本结论:一是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制造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国制造业占GDP的比例为36.8%,远高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分别为19.3%、20.3%的水平。从未来走向看,随着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的进一步升级,中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还可能出现小幅度的上升。

  二是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化较为显著,当前出现了明显的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与电子信息产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的双重特征。造成产业结构不断演进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内生因素,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

  二、国际制造业转移以及外资经济在中国制造业中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出现了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就制造业领域而言,呈现出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此轮产业转移伴随着新的产业分工方式的出现——产业链纵向的高度分工化,即加工、组装、制造等相对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环节由发达国家转移出去,形成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布局其产业链,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与研发、设计、品牌等环节空间分离的格局;二是一些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低成本发展中国家,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从而对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带来了参与新一轮全球分工的机会。中国的制造业,凭借着超大规模国家的市场优势、低成本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智力资源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等综合成本优势,成为承接此轮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逐渐形成了加工、组装环节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入了国际产业分工的大循环之中。

  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上世纪80年代年均仅20亿美元,90 年代年均则猛增到328亿美元。目前,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2年在世界跨国直接投资规模持续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居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第一位,达到527 亿美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一直是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全球500强企业当中有 400 多家来华落户。

  中国的外资经济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制造业继续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

  制造业持续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近年来,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约占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实际利用外资的七成。部分行业吸收外资大幅增长,仅以2004年上半年为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际吸收外资比去年同期猛增52.9%,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大幅增长41.4%,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剧增68.1%,化学原料、化学制品等制造业项目的外商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外商投资也更趋向于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附加值和资金附加值比较高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占整个制造业投资的比重继续上升。

  2003年,外资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1.5%,而1993年仅为9.2%;在30个制造工业中,外资实现的增加值比重超过30%的达到16个,超过50%的有4个行业,外资比重最高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接近70%(见表5)。

5  外资占制造业各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动情况

 

1993年外资占制造业的比重 %

2003年外资占制造业的比重 %

2003年外资制造业增加值(亿元)

全部制造业

9.2

31.5

10751.78

农副食品加工业

7.4

26.3

386.04

食品制造业

13.9

41.4

275.87

饮料制造业

13.1

32.3

257.33

烟草制品业

0.5

0.4

7.03

纺织业

11.3

24.2

460.74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30.6

47.1

431.78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29.7

50.7

299.91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7.3

26.2

69.54

家具制造业

15.2

48.6

88.94

造纸及纸制品业

11.5

31.7

215.75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7.0

32.2

107.56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8.0

60.3

150.73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0.9

11.6

149.81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7.8

25.1

617.81

医药制造业

13.4

23.9

244.68

化学纤维制造业

8.4

22.9

67.62

橡胶制品业

11.4

37.8

139.98

塑料制品业

20.3

44.1

336.7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8

16.9

295.99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3

7.3

205.29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2

11.4

103.06

金属制品业

8.6

33.6

326.35

通用设备制造业

5.9

27.4

436.32

专用设备制造业

5.0

21.0

211.7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1.3

44.6

1291.03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9.2

35.2

713.12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4.6

69.6

2424.52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23.9

64.3

286.03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42.9

149.09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13.6

1.45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

 

  由此可见,外资高度集中于制造业,而在制造业当中又主要集中在加工工业,特别是相对集中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深加工行业,这对于中国制造业向高加工度方向升级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与国际上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相比,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部分流动是由跨国并购来实现的,而中国外资并购才刚起步,仅占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极小一部分。

  二是中国制造业逐步融入到国际经济分工体制之中。

  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国较深地融入到国际经济之中,2003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60%(达到60.1%)。随着中国制造业加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中国的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80年在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到50%,而2003年工业制成品的比例达到92.1%。机电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在2003年首次超过一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7.9%,出口增速高出全国外贸出口14.1个百分点,拉动外贸出口增长13个百分点。中国现在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处于世界第一位,许多产品初步形成了中国制造服务全球市场的格局。

6 中国的进出口产品结构

 

出口

进口

所占比例(%)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1980

50.3

49.7

34.8

65.2

1985

50.6

49.4

12.5

87.5

1990

25.6

74.4

18.5

81.5

1995

14.4

85.6

18.5

81.5

2000

10.2

89.8

20.8

79.2

2003

7.9

92.1

17.6

82.4

  外资企业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86年的4%,迅猛增长到2003年的55.5%,外资企业占进口、出口额的比重均超过了一半。考虑到工业制成品占出口额的比重超过90%,这一数据实际上反映了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情况,也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已较深地融入到国际经济大循环和国际分工体系之中。

7   外资企业占进出口的比重

 

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

占进口额的比重

%

占出口额的比重

%

1986

4.0

5.6

1.9

1990

17.4

23.1

12.6

1995

39.1

47.7

31.5

2000

49.9

52.1

47.9

2003

55.5

56.2

54.8

  三是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技术转让和研发活动日趋活跃。

  当前全球正经历着第三次经济全球化,三次全球化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技术流向的差异,第一次全球化(50-60年代)中技术被发达国家牢牢控制,第二次全球化(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设立部分研发节点,而第三次全球化(90年后期至今)全球研发出现网络化的特点,研发国际化成为新的趋势。

  近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跨国公司开始依据全球价值链,重新调整对华技术转让和研发投入的策略,使其对华技术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是跨国公司加快了技术转让的步伐。跨国公司出于应对其他跨国公司和迅速成长的中国企业竞争的需要,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技术转让策略,2002 年中国签订的技术引进合同数量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了55.7% 和91.3%。目前约有 60% 的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在中国采用了最近 3 年内的创新技术。

  其次是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活动日趋活跃。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各种形式的研发机构已达400多家。从研发机构的行业构成来看,电子信息业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最高,达到了 41.3%, 其他行业依次为交通运输设备、一般消费品和化工,研发机构的比例分别为23.1%、10.3%和3.8%。

  随着技术转让和研发活动的活跃,外资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视。1996年中国共进行发明专利授权 2976 件,其中本国人和外国人的授权数所占的比重分别为 46.5% 和 53.5%;到了2002年发明专利授权猛增到 21473 件 , 而本国人和外国人的授权数的比重则变为 27.3%和72.7%。

  三、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增长方式依然粗放,面临资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

  1980年至2000年中国的能源密度有了大幅度下降。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中国每万元GDP的能耗从1980年的4.28吨标准煤下降到了2000年的1.45吨标煤。20年时间单位产值能耗下降64%,年均节能率达4.6%;而同期全世界单位产值能耗平均下降19%,经合组织国家平均下降20%。但是,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自2002年起、消费弹性系数自2000年起大于1。能源、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开始显现。

  改革开放以后的两次高增长时期都是以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为标志发生转折的。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难免再次陷入传统的循环。另外,这一轮短缺发生的背景不同,表现方式也有新的变化,特别是经济总量远大于以往,对国际市场的供求格局和价格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矛盾也比以往更为突出。例如,2003年中国消费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铁、水泥、氧化铝分别占世界消费量的7.4%、31%、30%、27%、40%和25%,尤其是有些资源产品增量部分所占的比例更大,其价格也随之上扬,进而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付出了大的代价。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