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经济》2005 > 正文
 

经济:美元贬值推动中国通胀 滞胀危险逼近中国(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 16:42 《经济》杂志

  美元之祸

  2004年11月19日,美联储(FED)主席格林斯潘表示,随着投资者进行分散投资,外资对于美元资产的旺盛需求最终将会下降,并帮助降低美国庞大的经常项目赤字。

  格林斯潘说,“考虑到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规模,认为增持美元资产的购买需求在某一时刻必会大幅下降是有说服力的。”

  终于,美元在市场上遭到重挫:美元兑日元创下四年新低,欧元兑美元创历史新高,英镑兑美元触及九个月高点——美元在市场上几乎全线走低。

  最重要的是,各国央行行长纷纷表示出对美元贬势不加干预的姿态。日本执政党高层官员表示,就整体交易量来看,干预汇市的效果短暂且有限;俄罗斯央行第一副行长说,央行正以“最优先顺序”重新审视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欧元比重;加拿大央行官员亦发出加元升值并无不当的信号。

  而根据以往的经验,美元的硬通货地位实际上依靠的是世界各国央行的市场干预才得以保持。因为在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中,各国都愿意对美元保持相对弱势,有利于扩大本国的出口,因此一旦美元出现较大贬幅,各国央行都会出手干预外汇市场。但目前各国央行都或多或少面临国内通胀压力,因此对美元的态度有所调整。一时之间,美元颓势难以扭转。

  美元的病是长期的,慢性的,而且是根深蒂固的,这和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相关,这是布什应该考虑的问题。

  但是在当前的中国,美元的慢性症却极有可能将中国拖进“滞胀”的急性病之中。

  人民币和美元一直实行盯住汇率制度,美元贬值意味着人民币贬值。一国货币贬值将降低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提高出口竞争力,扩大贸易顺差,增加外汇储备;但是另一方面进口商品价格提高,从而导致相关商品的国内价格的上升。

  而当前中国政府最紧迫的压力就来自于通货膨胀的持续趋势。

  央行去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这样描述,通货膨胀压力尚未得到明显缓解,居民消费价格(CPI)保持快速上涨态势,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动本轮CPI 上涨的直接因素,其中粮食价格上涨28.4%;原材料购进价格23个月持续攀升,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名义GDP 增长率与实际GDP 增长率之差为6.8%。通货膨胀已经开始从上游向下游传导,压力加大。

  显然,中国目前通胀压力带有成本推动型的性质,粮食价格的上升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主要推动力。这一点已经得到当局确认。

  关于粮食价格的上升,中国政府智囊团之一某研究机构的负责人曾在不公开场合透露:出于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考虑,中国政府会在一定时间内确保粮价高企的现实和社会预期。

  这样看来,粮价上升具有一定的刚性。

  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进口因素,尤其是经济快速发展造成对石油、钢铁、矿石等原料需求大增。原料进口之于中国经济的权重可以由一个事例来验证:中国央行“闪电”宣布升息后,撼动全球原料股,在欧洲市场,全球矿业龙头BHP Billiton股价当日下跌3.71%,创当年9月27日以来收盘新低;全球最大钢铁厂Arcelor下跌2.81%,创8月6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实际上,中国当前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超过60%,美国也不过18.2%。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中国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不可能得到缓解。

  与此同时,中国央行还要面对巨额贸易顺差带来的结汇压力,越有升值压力,结汇活动就越容易被提前,因此而投放的货币量就会越大,通货膨胀效应就越大;另一方面人民币盯住美元实际贬值,也进一步从货币效应上扩大了原料价格的上涨。

  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可以看到央行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

  央行票据是央行为进行货币市场操作进行的主动负债。截至2004年8月末,央行发行的票据余额已达到了7210.94亿元,而在2003年底,央行票据余额仅为3031.55亿元,这表明,到2004年8月份,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冲销了4200多亿元的基础货币投放;

  而在资产方,到2004年8月份,仅国外资金(基本上是外汇占款)达到了38254.98亿元,相对于2003年底的29841.80亿元的外汇占款而言,由外汇占款造成的基础货币增加了7483.4亿元。

  由此看来,尽管汇率问题可能不是中国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缘由,但在客观上扮演了“帮凶”的角色。而且如果美元一跌再跌,这个“帮凶”很可能也越来越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美元贬值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