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五色中国经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 19:09 赢周刊 | |||||||||
□赢周刊记者 朱紫云 ■特约评论: CCTV2004中国经济年度报告主笔 钟伟
2004年中国经济生活发生的哪些热点将被记录? 即将在元旦期间推出的CCTV2004中国经济年度报告因为关注2004全年的经济状况而备受关注。 为此,本报记者特地北上京城,独家获得中央电视台年度报告的第一手资料,央视有关人士形容2004年年度报告将是一份“用感性的色彩所做出的理性报告”。 所谓感性色彩,是指央视今年将用黄色、红色、黑色、绿色和蓝色概括这一年中国的热点经济现象。黄色,关注农业问题;红色,代表物价上涨;黑色,透视能源隐患;绿色,倡导环保;蓝色,聚焦中国所面临的挑战。 黄色:农民增收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是今年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加强农业,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是这次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调控措施的成效在农业领域尤为显著。 自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4年减产,今年这一局面得以扭转,夏粮增产4.8%,早稻增产8.8%。同时,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达到112亿元,国家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使农民“减负”30%以上。前三季度,中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0元,实际增长11.4%。粮食市场上玉米、小麦、大豆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粮食产业开始升温,中国粮食问题走出低谷。农业和粮食生产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最大受益者。 今年农民问题中不能忽视的是自去年末开始的企业民工用工紧张。民工工资偏低、工作环境恶劣等因素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已经导致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出现“民工荒”,企业用工难,企业工资上涨的压力开始显现。企业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比较严重,截至目前,全国拖欠民工工资已高达1000亿元,建筑企业拖欠工资的比例高达72.2%。 红色:物价上涨 今年CPI的指数走势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从7月份开始一直到10月份,CPI指数四度跨过通货膨胀5%的警戒线,通货膨胀的压力逐渐显露。按照国家发改委统计,今年前10个月,CPI上涨4.1%,是1997年以来的高点。 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这一次能否把经济有效地“降温”。尽管市场对加息的推测风生水起,但是措施的到来总是在市场不被关注的时候。10月28日央行采取九年来首次加息措施,CPI一路飘红的势头终于回转,这个指数终于退回安全区。 今年物价不仅食品价格上涨特征明显,而且生产资料价格大涨。电价、煤价、油价上扬让很多企业深刻地感受到巨大压力。由于原材料、能源、运输费用尤其是石化产品持续上涨,许多企业的净利润比同期有所下降。 简评:就中国通货膨胀的走势而言,CPI上涨是成本推进型的,紧缩货币对此无调控效果,它和陈旧的粮食安全观不可兼得,要维持温和的CPI,就必须确立新型粮食安全观;PPI上涨是输入型通胀,紧缩货币对此有有限的调控效果,它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不可兼得,要维持温和的PPI,就必须以推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来改善贸易条件。 黑色:能源忧患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以牺牲环境和对能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只有4%,但2003年却消耗了全球石油的7.4%、原煤的31%、钢材的27%、水泥的40%,成为全球最大煤炭、钢材消费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自1993年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中国石油需求量逐年激增。今年中国石油进口量第一次跨过亿吨“红线”,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已经成为能源使用强度很高的国家,根据亚行的估计,每生产1000美元的GDP,中国需使用超过3/4吨当量的原油。 而今年夏天,“电荒”、“煤荒”成为媒体频频出现的重要关键词。全国有27个省市出现拉闸限电,全年共计缺电600亿度。“电荒”闹得不少城市人心惶惶。为了缓解电力的紧张,各地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适时调整电价、启动应急预案。“电荒”的源头是电厂缺煤,电厂闹“煤荒”。因为煤炭紧缺,市场上煤价一路大幅上涨,煤成了最紧俏的商品之一。 绿色:绿色GDP 2004年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绿色发展观的转变。 自2002年以来,我国的钢铁、水泥、电解铝、有色金属等行业出现了投资过热现象。部分领域出现的投资过热现象是国家推行绿色GDP的直接诱因。2004年国家发改委多次强调抑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过热,一年过去,现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从绿色发展观角度看,为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盲目抓投资、抓项目,不惜代价搞政绩工程的职能错位问题,国家确立科学发展观,综合测评各地区经济、社会、人文、环境、自然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以此衡量各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 简评:投资热伴随着这些行业不正常的高回报,这些行业的特点要么是国有垄断,要么是资源短缺。治理垄断造成的投资热,有效手段应是市场化的行业准入,而不是强化垄断格局和固化垄断利润分配。治理资源短缺造成的投资热,有效手段应是以国际化视野,及时确立资源利用的中长期战略,而不是画地为牢和耗尽自身资源。 蓝色:贸易争端 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第三大贸易国。今年以来几乎各月的进出口总额都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种大出大进的对外贸易形势是近年来少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超万亿,贸易额占GDP的比重进一步增大,我国贸易依存度增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就更为密切。 今年是加入WTO的第四个年头,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不断发展,国外对中国商品采取以反倾销为主的贸易救济措施越来越多,成为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 2004年“反倾销”这个词不断出现在中国对外贸易的统计报告中,仅今年前三个季度就有13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出口商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46起,涉及金额11.1亿美元。 《赢周刊》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