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04年度民营经济事件:成就梦想埋葬狂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 02:46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国际金融报记者 官建益 发自成都编者按: 2004年是中国民营经济扬眉吐气的一年。岁首,关于保护私有财产的修宪从制度上进一步消除了民营企业的发展障碍。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鼓励消费升级的政策让消费性行业脱颖而出,国美的黄光裕和苏宁电器的张近东双星闪耀,资本市场起了催化剂作用,同时资本市场的双刃剑作用凸显,德隆在2004年彻底崩溃,资本市场成为埋葬德隆狂想的墓地。
资本市场与民营经济:成就梦想和埋葬狂想(2004年民营经济年度事件解读) 与国美电器的异军突起相比肩,苏宁电器成为2004年民营经济崛起的另一道风景线,成就苏宁电器梦想的是深市的中小企业板的最新推出,苏宁电器一跃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并长久保持这样的记录,在让市场惊叹的同时,苏宁电器的销售记录也在屡创新高。 但同样是在2004年,另一场由于一家民企引发的资本市场危机,也让人刻骨铭心,这就是德隆事件。一家在资本市场声名显赫的民企终于被无情的资本市场埋葬,曾经高歌猛进的股价雪崩,彻底击跨了这家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民企。也让无数醉心于资本市场的民营企业感受到双刃剑的威力。苏宁电器梦想成真 7月21日,发行价格不低的苏宁电器上市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后立刻超过贵州茅台成为中国第一高价股,这种走势让市场惊呼,新的龙头诞生。其后,虽然中小企业板股票一路走低,但苏宁电器保持强势,并在“9.14”行情中创出50元以上的超高价位,在沪深股市10元以上就是高价股的今天,投资者不能不深究苏宁电器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支撑。 作为与国美电器并驾齐驱的家电类零售商,国美6月在香港的借壳上市,肯定刺激了苏宁电器的上市冲动。原本希望主板上市的苏宁电器最终选择了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坦言:“5月之前,谁也没有想到这儿。我们一直是按照在主板上市的要求进行准备。” 公司高层对于5年上市准备最终获得4亿元融资虽不满足,但认为敲开资本市场的大门还是幸运的。过去10年,30余家家电企业获准在沪深股市上市,惟独家电经销商缺席的历史被苏宁改写,其竞争对手国美虽然上市,但上市地在香港毕竟对内地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 市场人士认为,不能单纯看融得资金的多少,苏宁电器股价的高涨,无疑为提升企业品牌起到了极佳的作用。这与10年前四川长虹的情况极为相似,那时虽然没有太多的广告,但四川长虹的良好股价表现,几乎让四川长虹的产品所向披靡。现在的苏宁电器是否会走出四川长虹股票当年的走势另当别论,但公司在品牌、营销方面的受益是必然的。 苏宁电器方面拒绝对股价的市场表现发表评论,但是面对媒体的采访,公司还是强调了他们那个很时髦的概念,就是3C销售模式。苏宁电器在全国率先提出信息家电的概念,并形成了以家电、通信、电脑三类产品相结合的3C模式,这种模式迎合了市场的需要,刺激了消费欲望。 但是由一家专营空调的小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年销售规模120多亿元的大型连锁集团,光靠概念是不行的。在国内家电连锁企业中,目前只有国美和苏宁建立了全国性的网络,树立了全国性的品牌,这使两大家电零售巨头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苏宁的国内上市进一步巩固了其全国性网络的完善,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建立物流和信息平台,强化其竞争地位。 从深层次讲,苏宁的崛起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鼓励消费升级的契机结合,消费升级对3C模式也是巨大的推动。不知苏宁的高层今年是否在感叹“天助我也”。在如此上佳的内外因结合下,难怪市场要将其比喻为中国的“沃尔玛”。相信这也是苏宁的梦想,这一梦想的实现肯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毕竟这一切已经初露端倪。德隆狂想随风飘散 可能没有人否定,沪深股市最为强悍的庄家非德隆系莫属,而德隆的神秘面纱也曾经让很多人对其真实的身份有各种各样的推测,但无论如何,德隆这种没有主管单位、股份由自然人控股、经过工商部门登记的企业只能例入民营企业,他的董事局主席唐万里更在德隆出事后肯定,我们是一家没有背景的民营企业。 不管这样的表述是否完全符合实情,但德隆的狂想已经终止。埋葬德隆狂想的是曾经让德隆寄予无限厚望的资本市场。准确地说,不是资本市场的滔天巨浪吞没了德隆,而是德隆违背资本市场的基本规律,为自己在资本市场准备了葬身之地。 从今年1月份开始,德隆旗下“老三股”新疆屯河、湘火炬和合金投资终于低下了高昂4年的“龙头”,在大盘不断上涨之时阴跌不止;4月中旬开始,“老三股”集体雪崩,3个月内200亿市值共蒸发150亿元以上,德隆系在二级市场全面溃败;市场之外,多家银行和上市公司深陷德隆黑洞,为求自保,又展开了瓜分德隆资产的竞争。 德隆的危机波及到整个资本市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多家券商、多家上市公司以及相联系的委托理财业务各方,资金链的断裂,耗干了德隆的血液,在作出一阵挣扎后,德隆的命运只能是走向覆灭,暴跌不止的股票更成为沪深股市的一道黑色风景线。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全面接管德隆资产,是国家出于对金融安全的考虑,这样出手的积极意义只有在今后几年中才能看得更明白。 市场对德隆的评价不尽相同,对德隆覆灭的原因分析也各不相同,但从德隆部分员工的陈述中,我们也许能得到更公允的评价。与此前资本市场出现的蓝田股份、银广夏等蓄意作假的事件对比,德隆在入主“老三股”后,还是作了大量的事情。特别是在产业整合上下了功夫,客观地讲,“老三股”的业绩提升还是明显的。 问题的关键是德隆违背了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身处传统产业的行业整合寄予过高的期望。在行业前景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将股价炒上了天,让自己无法下台。据透露,德隆每年用于维持老三股股价的资金就在20至30亿元,这样庞大的资金消耗对于德隆这样主要依靠短期融资长期投资的企业无疑是一块难以搬动的巨石。 德隆的问题还在于对金融控股的狂热。身处上海陆家嘴金融区的德隆国际产生了很不切实际的想法,甚至是一些狂想。当初几百万的投资都要经过投资论证组反复讨论做计划,而到后来,数千万的投资居然被一些中层人员根据高层的要求人为描述,这种修建的空中楼阁岂有不垮之理? 德隆的垮塌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是有警示意义的。理想是建立在坚实的经营基础之上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某种情绪的左右下,会最终演化成为狂想。狂想的结局就只能是出局。如果上帝要让谁灭亡,就会先让他疯狂。这样的警示对于已经出局的德隆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但是对于无数正处于发展期的民营企业,应该是金玉良言。黄光裕问鼎首富的明暗路径 王均瑶英年早逝的身后影响(2004年民营经济年度人物解读) 国际金融报记者 官建益 发自成都 面对主要竞争对手苏宁电器在A股市场的异军突起,主战场在内地的国美会放弃内地的资本市场吗?国有企业能海归,民企能不动脑子吗? 2004年10月,外来“和尚”胡润抛出其《2004胡润百富榜》,今年35岁的国美电器老板黄光裕以105亿元人民币的身价登上中国内地首富的宝座。应该承认胡润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日益深入,其统计数据深刻理解和反映宏观调控对消费领域的提升作用,而此前呼声甚高的陈天桥退居次席只能理解为大势所趋。 如果说黄光裕问鼎首富让人感到几分新意的话,那王均瑶在38岁的壮年陨落,则着实让华夏大地为这位“胆大包天”的民营企业家感到不可置信,本可以作出更多更大的事业,仅仅因为身体的原因,王均瑶撒手西去,成为民营经济发展史上逝去的最年轻富豪之一。他未竟的事业如何继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关于企业家健康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也成为时髦话题。问鼎首富的奥妙 “这个榜单使国美能够得到这样大的关注,我非常高兴,但对国美的发展不会有太大影响。毕竟‘首富’和国美这个企业以及我个人都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它仅给社会提供一种可供分析的资讯。”面对问鼎首富,黄光裕在媒体面前表现淡定。 “给社会提供一种可供分析的资讯”一说颇有新意,透过黄光裕17年发展的从商轨迹,我们似乎能窥探其中的某些奥秘,更能从中获得一些启迪。 1985年,17岁的黄光裕与长其3岁的哥哥黄俊钦从家乡广东汕头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北上时哥俩兜里只有4000元钱。兄弟俩一年后从内蒙古转战北京时,并不可能想到日后的发达,而半年后开始在北京珠市口经营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国美电器店”,并最终演化成中国的超市巨头,更是让当时从小店门前匆匆走过的北京人想都不可能想过。 当年的4000元怎么转化成经营北京珠市口的国美电器店的十几万元起家之本,黄光裕对此的解释可以说非常简单,也无从考证。但是黄光裕真正的发达之路正是从这家不起眼的“国美电器店”的开业开始的,1988年以后的电器抢购风更加速了这种发达。市场机遇加上对市场的敏感帮了黄光裕的大忙。 1993年,国美在北京已经是小有名气,而民营超市甚至在当时的工商登记中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归类,但国美的的门店已经在管理严格的京城竖起了几块更大的招牌。此时的国美已经不是当时那个不足100平米的小店,黄光裕已经孕育着称霸京城家电的美梦。 1999年,这种梦想在全国拓展,羽翼丰满的国美启动全国扩张战略。5年间先后在25个城市部署了130余家连锁店,年营业额更从30亿元发展到近200亿元,说创造了家电零售业扩张的一个奇迹并不为过。 有意思的是,期间年轻的富豪却悄然退居幕后长达5年,这一段历史从目前的媒体报道中语焉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黄光裕在这一段时间是“旁观者”清。2002年10月,黄光裕再度出山整治国美,将其销售网络南北分治、采购与销售业务彻底分离,将公司管理层下移,原国美高层管理团队全部下放,削减了国美机构的“虚胖”。 但是仅靠这些普通意义上的商业运作,黄光裕是无法问鼎首富的,与2003年的18亿元资产相比,2004年黄光裕的财富一下子增加了87亿元,而2003年全年国美的总销售额不过177.9亿元。可以说,黄光裕的财富巨增中,很大功劳要归于资本市场,而实现这一财富增值与黄光裕的资本运作密不可分。 这样的运作应该缘于最早的鹏润投资,1988年,黄光裕就成立了鹏润投资有限公司,鹏润投资下属企业是国美电器、鹏润地产、鹏泰投资。此时的鹏润投资更多的是进行一些战略投资。直到2002年4月26日,鹏润投资首度放马资本市场,以1.35亿港元完成对香港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74.5%的股份的收购,将鹏润房地产的一部分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并将其更名为中国鹏润集团(鹏润地产)。 但是这些动作对黄光裕的资产升值作用不大,某些动作甚至受到资本市场质疑。实际上,令黄光裕牵肠挂肚的还是国美的上市。2004年6月7日,黄光裕的香港上市公司鹏润集团88亿元的价格收购国美电器的94家门店,此次收购完成后,中国鹏润也更名为国美电器,国美电器借中国鹏润在香港上市,其主营业务随之转向零售业。 黄光裕因为控有绝大部分股权而身价骤增,依靠资本市场的作用,黄光裕问鼎首富水到渠成。尽管黄本人多种场合下表示对首富不感兴趣,但是其手下高管却有表示说,105亿元怎么可能评上首富,其对黄的资产估值更为乐观,对问鼎首富明显持欢迎态度。 从黄光裕的资产发展轨迹看,从1987年国美小店到立足京城,是公司发展的第一跳,这一跳靠的是对家电紧缺的把握和对市场运作的规律性把握;从1999年以后的发展却是明暗两条线,明线是国美的全国扩张策略,而暗线则是鹏润投资倾力于资本运作,这一明一暗的两线运作完成了国美的第二跳,第二跳靠的是品牌、营销等市场战略,而黄本人的身价倍增靠的更是资本运作的功效。 那黄光裕的未来第三跳会如何运作呢?黄本人已经表示不会在资本市场再有太多的作为,但是市场的运作通常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面对主要竞争对手苏宁电器在A股市场的异军突起,主战场在内地的国美会放弃内地的资本市场吗?国有企业能海归,民企能不动脑子吗? 再从黄光裕给国美制订的一个中长期目标看,国美要成为亚洲最大的消费类电子零售服务商。面对中国加入WTO后从今年底开始的外资商业的全面介入,国美等零售巨头的压力会日益增加,对规模、品牌、资金等的追求都希望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持,对此黄首富会漠然吗?除了内地资本市场,海外更大范围的资本市场角逐也可能在考虑之列。王均瑶的身后事 2004年11月27日,国美老总黄光裕在参加CCTV“对话”栏目时,被好心的嘉宾劝说“一定要一年做一次体检”。这样的话语似乎有点与主题无关,但企业家的健康引起社会如此的关注,实在与此前民营企业家、年轻的王均瑶抱病身亡密切相关。 2004年11月7日,上海广慈医院201病房,均瑶集团掌门人王均瑶年轻的生命在此划上了句号。1966年9月出生在浙江温州苍南县一个普通渔民家庭的王均瑶,以传奇般的经历创建了均瑶集团,该集团目前拥有航空、乳业和置业投资三大板块的主营业务,集团总资产35亿元。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在闻讯后表示,均瑶集团创始人王均瑶是全国工商联的一位执行委员,他的英年早逝是全国工商界的损失,他呼吁企业家们注意身体健康,多多保重。 更直接的影响是,王均瑶的去世对于他未竟的事业是一个考验。均瑶集团的一位高层对媒体表示,“王均瑶能坚持到今天主要是因为他对事业的眷恋。”2003年底,已经知道自己抱恙的王均瑶也曾面对媒体的提问坦言,均瑶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还是我自己,以后在我们的平台整合好以后靠的是团队。” 一年的时间对决心打造百年老店和整合三大业务的王均瑶而言,可说时间太短。乳业领域虽有宏大的计划,但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行业利润大大摊薄;航空业仍然面临较大的政策性限制,地产这一块受到行业景气的影响,发展畅旺,但宏观调控对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起到的制约作用目前还是扑朔迷离,所有这些正需要核心人物的定夺。 还有一块是王均瑶无法完全放心的,那就是集团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均瑶集团此前入主大厦股份的母公司大厦集团,被业界认为是王均瑶“借壳”上市的第一步。据介绍,王均瑶当初的计划试图将航空与置业投资从乳业中分离出来,位于上海徐汇区的均瑶国际广场在A股上市,而王均瑶赖以起家的航空板块计划在H股上市。但是这样的计划继续进行显然更需要王均瑶的健在。 企业家的意外身故对于企业的发展无疑是有重大影响的,虽然这种因病离去相比某些富豪的落马对于企业的毁灭性打击有着本质性的不同,但对于中国目前的民营企业而言,多数企业靠的还是企业家个人的经营智慧而不是管理团队。因此,王均瑶病故后,企业家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超出以往任何时刻,企业家之间交往在健身房进行成为一种新时尚,例行体检更进入许多企业家的日程安排。 从另一个角度讲,王均瑶的陨落惊醒了无数忽视健康的民营企业家,因为他们的健康关系到整个企业的未来发展,关系到这个企业无数员工及家属的未来发展,企业越大,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也越大。 相比黄光裕的问鼎首富,王均瑶的撒手西去,似乎更成为2004年民营经济年度人物更合适的人选,因为悲剧的意义似乎更能唤起社会的关注。 《国际金融报》 (2004年12月23日 第八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