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出低收入者无益城市认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 09:33 新京报 | |||||||||
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深圳大鹏所城的保护正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原有居民大量迁出,一些低收入外来人员租住在此,对原有建筑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12月13日《广州日报》报道,世界银行委派的专家日前来到深圳,提出了对大鹏所城的保护报告,一个“迁出低收入者,吸引高收入人群入住”的计划被提了出来。 “一些租住人员对古城建筑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对居住地没有认同感觉”,未必
城市认同是城市公共生活的主体性依据、城市秩序的社会心理基础、城市整合的文化可能。在某种前提下,不认同便意味着不合作或破坏。显而易见,城市管理远不止是对一座古城的保护,城市管理者固然有能力将非认同者迁出古城,但无论如何,他们依然在这个城市里带着一种不认同的“偏见”生存着。难道我们能说,这一人群对城市的认同感,仅是古城保护所需要的,而不是城市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 如何唤起包括外来人员在内的低收入人群对城市的认同感,是摆在所有城市管理者面前的时代课题。但从这个角度我们却很难说,像这种将低收入者迁出古城的做法,是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认同感的。“迁出”只会是管理方式上的一种回避,但其所表现出的却是公共管理对低收入人群素质的不认同。 去除城市管理中对某个人群的不认同感,是提升这一人群对城市认同的前提。同时,城市在唤起低收入者的认同感方面,还需要做更多工作,如致力于改善低收入者的生活、居住环境,满足其权利期求,让所有人都能平等享受良好的公共服务。 另外,为何在管理者看来,高收入人群一定具备相应的认同感?深圳的古城保护计划也许已给出了答案。报道说,为吸引高收入群体,专家提议提升古城的现代生活设施,新建一些公共设施,如图书馆、体育馆和活动中心等,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同时,努力让老房子适应现代化生活标准。由此,我很想知道两个假定的结果:一个是,假如没有这一系列措施,高收入人群会有多少认同意识?另一个是,假如在这一系列措施之下,即使居住者仍是先前的低收入者,他们会不会同样树立起对古城的保护意识?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足以让我们找到提升各种人群认同感的必由路径。 古城保护是必要的,但对城市管理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城市人群对其居住地的认同感,如何唤起人们对其生存与工作的城市的责任意识、公共意识、依恋感、归属感等,因为这一切关系着城市发展的未来。 □孙庚(湖南编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