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问证监会:谁为王小石案引咎引咎辞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 11:33 新浪财经 | |||||||||
顺风/文 打破监管坚冰,贯彻网络公意,意味着资本市场的进步。王小石案暴露出证监会在监管工作中的漏洞,目前国内群情沸腾,在广大股民的一片指责声中,我们看看证监会官员的表态。
据《新京报》记者刘宝强报道,“一位证监会官员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证监会大多数部门基本不存在产生腐败问题的因素,因此,因“王小石事件”而产生的对证监会的负面看法其实并不客观。” 在21日举行的2004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表示,“买卖发审委名单的现象已经不存在了”,“现在负责审核企业发行上市的发审委委员名单都是公开的,发行审核工作是透明的”,云云。 也有证监会官员喊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而对于记者的采访请求,证监会办公厅新闻处则不置可否。他们表示:“还未得到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与否的回馈。” 王小石案发至今已经数周,从证监会上述表态的背后,我们看见什么? 首先,没有谁指责证监会出现了整体腐败,正如现在不再有人说证监会保持了整体廉洁。作为一个权力集中的职能部门,对于社会上因为他的原内部官员腐败案件而产生的“对证监会的负面看法”,证监会的看法是什么?他们的认识竟然是:“其实并不客观”。对此,我们不由要问,是不是全社会反而应该因王小石案而要对证监会产生出“正面看法”?或者是不是全社会反而应该为此送给证监会一个大大的锦旗,如此做才算是“客观”?权力部门对于社会舆论的麻木、强硬,由此可见一斑。 其次,屠主席在重点强调“买卖发审委名单的现象已经不存在了”的同时,为什么偏偏忘记他更需要做的一件事:既然证监会内部存在过卖发审委名单的现象,有关部门首先必须向受到伤害的广大股民道歉?同时,为什么只字不提证监会对于发审委工作处等部门的内部纠察整顿措施及其结果?为什么不提是否内部其他部门也存在类似的腐败漏洞?相信在新股发行过程中,可能产生权力寻租的环节,肯定远远不止“买卖发审委名单”的吧? 对于王小石案的教训及其对于资本市场已经形成的危害程度,对于涉及王小石案的有关上市该负的责任,对于证监会怎么样以王小石案为契机完善内部自我控制,对于新股发行中的历史责任,我们同样不能够从屠主席的表态中发现只字半语。在此,顺风以一个老网络知识分子的身份,强烈建议屠主席到各大股票论坛转一下,看看他的上述言论,是怎么样在挫伤广大中小投资人的同时,也严重的挫伤了他和他所代表的证监会的形象的吧! 回想年前的SARS事件,某些高级官员,不正是因为不能及时正确认识和处理危机,一味回避、掩饰、自我辩白,而最终被免职的吗?作为证监会的高级官员,自然应该出言谨慎,但是一言既出,即可看出其态度,究竟是积极的应对危机挽回影响,还是自我欺骗、文过饰非。如此看来,面对社会的不信任,某些高级官僚,再不积极反思、承担责任,不仅其官声堕矣,其官位亦危矣! 第三点,“发审委委员名单公开”等于“发行审核工作透明”吗?“发行审核工作透明”等于新股发行机制科学合理、发行环节能有效抑制腐败吗?屠主席在2004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的表白,用心无非是表明现在新股发行在贯彻“三公”原则方面是形势一片大好,如此说来,市场人士因为王小石案而关心新股发行是否规范反而是疑神疑鬼的添足之举了? 第四点,市场有理由质问,对于记者采访“有关负责人”为什么迟迟不作回馈?!任何政府职能部门,食国家俸禄,就必须忠国家信任,如果因为自己的工作失误,给国家造成损失,给政府脸上抹黑,为什么不能以负责态度面对公众,及时采取危机公关措施?是否有些官员已经习惯于在权力的支撑下以傲慢的态度面对八方拜叩,而根本已经忘记”权为民所给”“权为民所用”“权为民监督”的基本原则?或者是否有些官员,对于国家自己脸面的关心,远远重于对于国家脸面的关心? 至于有证监会官员喊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如果表达的是对于自我廉洁的自信,呼吁的是政府和社会开展对于证监会的进一步大检查,应该为市场人士所欣赏。但是,如果此话背后含义,竟然是以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指责媒体和公众对于证监会内部事务“关心过分”和“监督过分”,那么市场也有理由质问,在王小石案发后,证监会是否仍然将坚不认错而准备把自己打扮成为一块更大的顽石? 综合看来,证监会目前对于王小石案的反映,给我们形成这样的印象:一是至今没有公开向广大股民道歉,没有以足够的勇气和智慧,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二是认识不够深刻,其官员公开表态,重点还是为自己辩护,如果连诚恳认错的态度也不具备,市场如何信赖、期待其正本清源、举一反三,进行深刻的反省?又如何奢谈其吸取教训严肃纪律,进行认真持久而且制度化的内部整顿呢?三是对于王小石案的危害性没有进行总结和公开,如果证监会仅仅是因王案涉及面太广而采取一拖二看三掩盖的策略,将是中国资本市场莫大的悲哀! 客观事实就是真理。王小石案给投资人造成的巨大心灵创伤不是短时间可以抹平,其对于证监会、政府信誉的伤害也不是可以通过低调应对、迅速平息舆论关注而可以轻松挽回,甚至可以说,王案所折射出的资本市场的现状,已经对国家稳定、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危机和威胁。对于个中的严重性,期待政府有清醒的认识,期待证监会以维护国家和资本市场的根本利益为己任,采取积极措施挽回王小石案给自己和 政府的形象、信誉造成的消极影响 ! 王小石案不仅仅是一个腐败事件,其意义已经超出我们对于腐败的思考和关注,对于制造王小石式腐败的证监会的制度反思,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市场思考。同时,对于因为王小石案给市场造成的巨大损失,以及证监会的职务责任问题,也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市场思考。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谁为王小石案引咎?”面对市场越来越大的质问声音,证监会将如何作答?为了中国资本市场更美好的未来,市场在期待,社会在关注,我们也在思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