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企业重建的地震后遗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4日 16:00 中国经营报

  “汶川大地震发生快十天了,我们有的员工还不敢上楼办公。”其实,猎头公司成都英联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所在办公室在12楼,楼层并不是很高。

  同时,猎头英联公司所服务的成都本土50余家房地产和IT类企业中,到目前也有近80%的企业没有开工。为此,总经理阴鸿计划先让自己的员工从地震后遗症中走出来,再走进客户的员工中展开服务。

  用心理战术减轻员工对地震的关注度

  对于大多数成都企业来说,几乎都没有对地震的应急预案。阴鸿说,“这是因为成都的生活太平静太安逸了!”

  所以当地震发生以后,几乎所有企业的员工都处于极度的恐慌之中。虽然从5月16日开始,部分企业开始逐渐恢复生产工作,但5月18日四川地震局的一个有关发生余震的公告,又让回到办公室或者生产车间的员工们暂时撤离。

  “一方面是员工在经历了5月12日的地震后,对高楼有很强的恐惧感,另一方面是员工高度关注地震灾情,尤其是年轻人更是长时间在网络上互相传播各种消息,使得他们无法从地震的阴影里走出来。”为此,阴鸿尝试着让自己的员工先回到办公室,“毕竟猎头就是靠心理战术来公关的。”

  在5月20日,阴鸿让刚回到办公室的员工参加了一个专业的地震知识讲座,专家详尽地介绍了地震的成因、规律、如何躲避等等,尤其告诉员工成都不是地震的震源地,余震不会对成都建筑造成破坏。从结果看,这种培训比员工在网络上看的内容更直观,收效也好得多。

  “最关键的还是要转移员工对地震的高度注意力。”在阴鸿看来,虽然办公室在12楼,但对于部分表现比较激动的员工来说,每次上楼就意味着一次强烈的心理暗示。为此,他鼓励员工参加抗震救灾的志愿者行动,以更好地了解地震和地震灾情;为员工做心理教育和业务培训,以分散员工对地震的注意力。

  让阴鸿没有想到的是,当员工接受了这样的调整之后,很快就能够主动和其所服务的客户联系,并把自己学习到的地震知识、心理抚慰等应用到客户服务上来。

  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在员工抚慰上快速做出反应。“这使得员工很难把自己调整到工作状态上来,更不要说主动性了。”阴鸿举例说,他们所服务的一些IT类企业中,虽然员工上班了,但大多数员工上班期间是打开网络看有关地震的新闻,而不是考虑软件设计。

  “这样关注的程度越高,对地震的恐惧感和心理创伤就越强,急需要进行心理辅导,以回到本职工作上来。”阴鸿表示。

  没有拍板决定员工明天需不需要上班

  但从地震发生到现在,阴鸿仍然被一个事情困扰着:员工明天是不是需要上班?

  由于余震不断,员工恐慌心理暂时难以解除,使得上班成为一件难以明确的问题。“员工也很矛盾,不去单位,考核如何解决,月底工资如何结算;去了,自身安全问题又怎么办?”因此,当晚上发生余震之后,员工询问阴鸿第二天是否需要上班的时候,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这样,最近很多公司都可以看到一些显得异常疲倦的员工出现在写字楼里,到处都是“熊猫眼”,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即涌到楼底下避难。记者的QQ群友里,有人把签名修改为:神经错乱了。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