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企业重建的地震后遗症(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4日 16:00 中国经营报

  “原因在于,到目前为止,政府或者劳动、人事部门尚未出台规定,就是地震期间,遇到余震或者其他紧急情况,企业和员工如何解决劳务问题,没有明确的政策让企业感觉非常为难。”阴鸿分析说,这样的原因,让企业内部的部门合作也非常混乱,有的个别部门临时通知员工不上班了,但考核部门却依然在执行原来的考核标准,这让地震期间的员工们更是精疲力竭。

  为此,阴鸿给自己的员工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如果确实情绪不能稳定,可以请假在家办公,不给予考核处罚;如果正常上班,在公司受到地震伤害,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如生产车间的工人,由于情绪不稳定,可能出生产安全问题。”阴鸿说这样的企业,大多数选择放假,但由于余震持续的时间还比较长,因此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对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意味着是损失。

  “尽快地进行员工心理辅导,解决一些后遗症。”阴鸿套用了央视提出的口号说,回到本职工作就是对抗震救灾最好的支援。

  链接

  救“心”8式

  1. 别让员工等太久:救“心”工作需要在救灾后马上进行,救济金政策的制订及迅速到位的资金先让员工感受到公司是可以依靠的。

  2. 集体的环境很温暖:别让员工单独待在隔断里,多开会多沟通,让员工回到集体的怀抱,适时组织集体活动,忌谈灾难本身,让员工看到未来的美好新生活。

  3. 多种沟通渠道畅通:通过E-mail、短信、公司内网等形式设置简单的灾害沟通平台,公开各种相关实用信息,允许员工匿名倾诉心情。

  4. 积级引导:“我们的幸福生活掌握在我们手中。”诸如这样励志的话语,每天公司可以以短信的形式群发给员工。

  5. 注重领导者的个人修养:领导者在员工面前保持积极形象,显示出关爱、镇定与信心。

  6. 满足特殊员工需求:提供员工宿舍、预支/赠送救助金、弹性安排工作等。

  7. 适当调整员工绩效,减轻业绩对员工的压力。

  8. 不要忽略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考虑供应商的灾害影响。中国经营报记者:党鹏

[上一页] [1] [2]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