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股神”齐名 华尔街现钞之王透露成功赚钱术

2001年06月25日 10:51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爱伦·蒂什,华尔街最精明的投资人之一。这位曾经创造网络,现在其公司的总资产已经超过400亿美元;因其运用现金技巧超一流,故其投资的年平均收入竟达140亿美元。这位能与巴菲特齐名的重量级人物到底是怎么成功的?日前海南出版社出版了新书《现钞之王》,将其成功的赚钱术作了详细介绍。

  80年代中期,劳伦斯·爱伦·蒂什仿佛从天而降,控制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只是到了1994年5月,鲁珀特·默多克的“狐狸”广播网抢去了8家重要的附属广播电台(这也是对他们广告收入的潜在打击)。一个月后,蒂什开始了认真的谈判,这再次激起了人们对拉里·蒂什广播生涯前景的猜测。

  自从蒂什从1985年开始收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股票以来,媒体便一直想要弄清这个亿万富翁收集各种投资的目的何在。拉里·蒂什的商业生涯是从购买酒店开始的,他把利润投进了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一系列商业项目中:电影院(鲁氏电影院)、保险业(CNA)、烟草(健牌)、钟表(bulova)、船舶、石油钻塔,最后,在他成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总裁后,又开始对广播进行投资。蒂什悟到的一条普通的商业思路就是:一种有待挖掘的潜能可以赚取数以吨计的钞票。在囤积财产的时候,他心中并没有全景式的公司构想。对于拉里·蒂什来说,这场游戏就是商业,一天下来所赚的钱说明你的成绩。

  多年以来,蒂什一直都是这些巨人公司董事会的成员。全国主流媒体每天报道的新闻都直接与他有关,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一生都过着一种深居浅出的生活,从不喜欢抛头露面,而且始终恪守最根本的商业原则:让别人托付给自己的每一项投资增值。

  蒂什是俄罗斯犹太移民的后裔,1923年生于布鲁克林。15岁高中毕业,不到19岁大学毕业。23岁开始了商业生涯,那年,他建议曾是白手起家的父母投资12.5万美元在新泽西州经营一家避暑酒店。在10年之内,拉里的酒店已发展成为数百万美元资产的连锁店,他有了强大的资金。接着,他又迅速地把这些连锁店变成了几十亿资产的联合大企业,雄踞美国最大公司的行列之中。

  《福布斯》杂志199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蒂什的纯资产为11.4亿美元,这使他在最富有的49个美国人中占有一席之地。他所预见到的投资领域资产高达400多亿美元,而且年收入接近140亿美元。

  最为与众不同的是,拉里虽然赚了这笔巨资,但他起初并没有流露出要赚这笔钱的雄心壮志。他想成为富人的愿望并不强烈,从不预计将来的成功,也不制订计划去获得这种预计的成功。

  蒂什并不是策划和设计天才,却是迅捷和果断的天才。他常凭直觉判断作出快捷和果断的决定。当有人问他是否曾经为了某些目标而制订计划,诸如“五年计划”时,他回答说:“我连一天的计划都没有。”

  蒂什的成功不是因为他有计划,而是因为他有一套明晰的决断原则。他的首要原则是:一项投资不能多于最坏情况下可以脱身的量。他曾拥有一笔运作不善的资产,但由于他果断地排除了停滞的根源并作了必要的调整,最终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蒂什是一个了不起的“机会主义者”。为了一个难得的投资机会、一大笔现金和不可动摇的、果断行动的自信心,他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弥补自己没有计划的缺陷。就是这些特质,蒂什在20年内证明了他是华尔街上最精明的投资人之一,也是美国最受人青睐的董事成员之一。

  蒂什在商业和金融方面的才干,使他在资本主义当代历史时期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焦点。本世纪70年代,当他把自己在福兰克林国家银行的股票卖给了一个行为可疑的欧洲金融家米歇尔·辛多纳时(此人后来几乎使该银行破产),一连串的事件几乎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金融危机。由于他在纷繁复杂的商业纠纷中作风稳健,头脑清醒,因此经常有人向他咨询。80年代早期,特克色科公司和彭佐伊尔公司曾为争夺格蒂石油而发生剧烈对抗,戈尔簦·格蒂就曾向蒂什咨询。那次对抗最终使特克色科公司输掉了创纪录的100亿美元诉讼费,迫使其暂时宣告破产。蒂什还在80年代兴起的借力购并狂潮中拯救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