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行业价格战并非救命稻草

2001年06月05日 10:03  人民网-市场报 

  子路/文

  彩电是一个争议最多的明星,虽然有骂的有爱的,但少了它,绝对黯然失色。从1996年起,一次次乍起的彩电降价已经把“价格战”演练成了全民烂熟的词汇;及至2000年,彩电价格同盟限价不成“集体跳水”又招致诸多争议;2001年4月,彩电再次打响价格战。

  价格战是一场无谓的资源消耗战。一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一次次不顾成本地降价,必然导致严重亏损。其次,恶性价格战导致大量国有资产损失。毕竟,现有的近百家彩电企业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大家相互倾轧,以亏损换取市场,使企业资产减少。据国家信息产业部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主要彩电企业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但利润却大幅下滑。再次,从长远看,恶性价格战透支了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新技术竞争中缺乏后劲,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做研发工作。

  按常理,中国彩电市场经过多年“搏弈”,应该出现良性、合理、有序的竞争态势,但近几年彩电价格战依然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彩电市场供需关系严重失衡。彩电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目前国内有近百家彩电生产商,年产彩电4000万台,而国内有效需求只有3000万台,这些过剩彩电很大程度上是同质化产品的过剩,而同质化的彩电无法形成消费热点,彩电企业为了生存,降价似乎成了惟一选择。

  彩电行业并没有形成正常的竞争退出机制。理论上说,价格竞争最重要的结果应该是“优胜劣汰”,但游戏规则对目前多数彩电企业却失灵了。彩电厂家在很多地方是重点企业、税收大户,一个彩电企业往往肩负着支撑地方财政和解决就业问题的重任,即便是零利润或负利润的企业也不肯或不能退出市场,“该死的死不了,想活的活不好”,价格战也因此连绵不绝。

  那么,曾经是民族产业中最具活力的彩电行业怎样才能从经年不断的价格大战的怪圈中突围?

  彩电走入今天的困境,业内人士的认识非常清醒。在张琪提到的那份给国务院的报告中,信息产业部作为主管部门也提出了建议:制止低价倾销、加强质量监控、扩大内需增加出口、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创新、强化行业协会进行行业自律、严厉打击走私行为。

  纵观彩电企业,对价格战的反省并不少,从纷纷调整各自的产业结构就可见一斑。从1999年开始,大的企业都做了产业结构上的调整。康佳进军移动通信领域,TCL[微博]、厦华、海信[微博]都构筑了自己的3C产业。TCL、海信都欲做网络终端产品的主流供应商。南京熊猫更是把电视业务剥离了上市公司。

  低价销售,企业利润锐减,就没有能力进行新品研发,没有新品就只能在同质化产品上做低价竞争,这样的恶性循环惟有靠产品创新来改变。市场竞争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而价格仅仅是其中一种。企业更应该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等方面提高竞争力,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要做最好的产品,做最好的品牌,提供超值服务。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决胜市场的根本性因素是新技术、新功能,价格则退居其次。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地创新科技、创新产品,才有持续的前进动力。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李娜小组赛三连胜 首进WTA总决赛四强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