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债券 > 正文
 

基金业面临大洗牌 未来一年将是基金淘汰年(4)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 10:30 《新财富》

  ◎ 附文

  兼并与收购开始

  中国基金业1997年以来呈现在市场面前的是一条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轨迹。在监管层的“扶持”与“规范”中、基金公司业绩的“衰落”与“暴涨”,如同演绎着一场场戏剧的启幕与落幕。目前,虽然老基金公司的股权转让基本告罄,但或许基金业的兼并与收购才刚刚开始。

  孙健芳/文

  1998年,国内基金公司只有5家,市场上也只有5只封闭式基金。而现在,基金公司已达40余家,市场已经发行的基金达153只,包括54只封闭式基金和99只开放式基金。“一年半以前我们公司才刚刚开业,而到现在,我们已经是老基金管理公司了。”一位基金经理的感慨反映了中国基金业“炙手可热”的现状。

  基金业螺旋式发展

  中国基金业起步于1991年。1997年10月,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实施为标志,尚在蹒跚学步的基金业,在监管层“单独配售新股”等政策扶植下,得到了快速发展。1999、2000年,基金业净值增长率达到了38%和46%。

  然而在监管措施缺位的环境下,这样的快速成长中包含着“肿瘤”般的不和谐机体。2000年10月,“基金黑幕”事发,基金业大规模违规、违法操作的行为受到社会空前关注。监管层痛定思痛,从2001年开始,规范与挤压泡沫,基金业进入了紧缩状态。2001年,市场仅有8只封闭式基金和3只开放式基金发行,2002年也只有14只开放式基金发行。

  2003年,《证券投资基金法》颁布后,经历了“洗礼”的基金业开始奋起。“价值投资”大行其道,基金公司核心资产也受到追捧,这一年,基金业取得了平均20%以上的收益率。

  从1998到2003年间,基金投资模式经历了从集中到分散再回归集中的循环历程。2002年底以前,机构之间共谋导致了市场齐涨齐跌。2003年后,“价值投资”更成为统一机构步调的口令,由于资金的同质性和理念的趋同性,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开始了一致的行动,股价运行演变成为众多机构之间的合唱。

  2004年,基金业持续膨胀。上半年基金发行总规模达到1436.89亿份,在4月中旬之前成立的15只基金平均规模达到70亿份左右。然而,2004年4月之后,由于宏观调控,股市骤然转冷,基金重仓股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基金公司“价值投资”理念也受到了市场前所未有的怀疑,2004年第一季度,54只封闭式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3.13%,而第二季度为-13.54%。有关“囚徒困境”和“羊群效应”的批评纷至沓来。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2004年很可能成为蓝筹泡沫的破裂过程,“价值博弈”最终有可能发展到“价值投机”。

  老基金公司股权转让基本告罄

  2004年10月12日,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发布公告,称其转让长盛基金的股权已获证监会正式批准。这使10家老基金公司基于“1+1”政策下的股权转让基本告罄。

  长盛基金成立于1999年3月,从创业之初就给大股东中信证券带来丰厚的利润。据悉,在投资第二年,中信证券就从长盛基金分红中获取5700万元。

  截至目前,10家老基金公司中,已经有9家基金公司完成股权转让,这些公司包括华夏、国泰、华安、富国、嘉实、长盛、南方、大成和博时。而且这10家公司中,除富国是海通证券、申银万国和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三家股东均衡持股(比例为27.775%)之外,其他9家基金公司都出现了大股东相对控股的现象。

  相比10家老基金公司股权争夺中的激烈,第二、三批基金公司的股权变动则是暗藏玄机,这些公司包括易方达、融通基金、中融基金、宝盈基金和金鹰基金等。

  除易方达之外,这批基金公司最明显的特征是实力较弱,新进入者风险较大。但基于对基金行业整体的良好预期,仍有不少投资者愿意进入。这些基金公司股权上的兼并和收购,未来将更多地“浮出水面”。

  三级分化,未来一年将是基金“淘汰”年

  基金业发展到现在,从生存状态上已形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10家老基金管理公司,这些基金公司因为拥有几只封闭式基金和几只开放式基金,日子过得相对滋润;第二层是以易方达基金、银河基金为代表的第二、三批基金管理公司,这批基金公司拥有一到两只封闭式和开放式基金,日子尚可维持;第三层次就是刚刚设立没有产品的基金公司或仅拥有一只开放式基金的新基金公司。目前,新基金公司的生存问题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但这并不会阻挡住新进入者的步伐。

  可以预料的是:随着新基金公司的不断加入,基金业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尤其是银行成立自己的基金公司之后,基金业除了原来中资和外资之间的竞争,还将添上与新来的“巨无霸”之间的竞争。而监管层对基金销售和产品创新不断进行的规范和调整,无疑又加剧了竞争中的变局。

  或许,正如一些券商所预测的:未来的一年将是基金业的“淘汰”年,一些小的基金公司将因为持续亏损而被兼并或收购,而一些大的基金公司将获得超常规的发展。所以,当前基金业的股权变更仍会继续,不过这种变化受“1+1”政策的影响甚微,更多的动力将源自基金公司股东的获利冲动和市场化的自然选择。

[上一页]  [1]  [2]  [3]  [4]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