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巴黎总经理唐熹明:用长远眼光看中国市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0日 09:15 证券时报 | |||||||||
□本报记者 金烨 自今年3月成立并发行首只基金产品以来,申万巴黎基金管理公司经历了市场“血的洗礼”:在1783点附近开始高位建仓,经历了沪深市场将近30%的单边下跌和近期突然出现的大幅反弹,这对公司的投资研究体系,特别是风险控制系统都是重大的考验。对公司总经理唐熹明而言,不到半年的国内基金从业经历让这位有着10多年国际资产管理经验的职业管
运作靠“法制”不靠“人治” 据唐熹明介绍,公司运作至今大约半年时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公司各个业务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起来,让其在执行过程当中深入人心,成为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特别是在内控和风险控制制度方面尤其如此。他笑言,只要这些制度能真正成为公司的文化传承下去,哪怕他这个总经理长期休假一段时间,估计公司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在内控和风险控制制度的建设方面,公司专门设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部,聘请了外方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基金经理担任该部门负责人,重点对投资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各个关键节点进行监控,这在中国基金业内属首创。与此同时,公司还引入了法国巴黎银行成熟的风险控制技术,以及各种针对市场、行业、个股的数量化评价模型。 他介绍说,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在监视市场波动的基础上,监控基金的资产配置,然后监控每一只股票的市场切入时机,在定量分析方面也不是追踪误差那么简单,而是通过多重分析跟踪每天的投资组合风险水平,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就不会让这样的投资继续下去,这些指标最终会给基金经理作为参考。唐熹明表示,在半年的运作时间当中,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发挥良好的作用,虽然期间发生了市场的单边下跌和突然反弹,但首只基金的NAV表现是相当平滑的。 培育市场需目光长远 除了市场的剧烈波动外,申万巴黎也同时面临着基金销售市场的大起大落。唐熹明对此表示,新兴市场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在这个阶段当中应当加强对持续营销概念的推广,加强对客户的持续维护,不应过分片面地追求首发规模,基金公司需要一颗“平常心”。 他表示,申万巴黎的首只基金发行应该说相当成功,发行结束以后,公司方面马上投入力量进行渠道和客户的维护工作。公司一方面通过制作月刊周刊提供给客户和渠道经理,向他们介绍包括公司动态、业内动态、法律法规、宏观经济等方面的各种信息;另一方面定期派出人员拜访各个渠道的客户经理,了解渠道和客户对公司和基金的建议和意见,并配合渠道推出定期定额的理财计划,同时也在对渠道销售人员灌输持续营销的概念,并在渠道的配合下为客户开办各种理财讲座。 唐熹明表示,公司持续营销的开展主要依靠渠道的配合,在不断为渠道客户经理提供培训外,公司方面也会配合销售渠道下达的销售指标提供一定的激励。他认为,目前持续营销的瓶颈主要在渠道方面,应该通过增加专业基金销售公司和允许地区商业银行代销基金等措施拓宽销售渠道;在对渠道特别是银行的激励方面,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推出一些同时能为银行带来除基金以外其他业务增长的产品,以期达到银行与基金的双赢格局,同时也能减轻目前不断增长的销售成本压力。 产品设计应符合自身优势 对于公司的产品规划,唐熹明表示,公司实际上不会也无法完全按照所谓市场时机作为发行某种产品的依据,申万巴黎有一个整体的产品战略,会在自身特点基础上逐步完善产品链。 他表示,公司首只产品是相对积极的平衡型产品,面向的是几乎所有层面投资者出售,而这一次发行的盛利强化配置基金则相对保守,主要面对的是银行的储户;同时,公司资产管理的主要优势在于股票投资,特别是衍生工具复制方面的投资,企业年金和养老金肯定也是公司争取的目标 “但不是我们优势的事情我们不会做。”唐熹明如是说。 对于未来公司的发展,唐熹明认为有两方面是要推进的,一是对整个市场的了解要更加深入,由于国家政策变化比较大,如能把握好一点,会使整个投资表现得更好;第二是在行业资源方面,现在基金公司包括批筹在内大约有51家,可谓数量众多,基金业所能利用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方面是不够的,希望能吸引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应对中国基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