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安徽岳西县生态脱贫三板斧

2013年01月20日 04:47  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山区脱贫致富是建设新农村的主战场之一,如何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又建设生态文明?安徽省岳西县生态脱贫的实践给了我们启示。

  ——编 者

  “这里的星星养眼吧?”安徽省岳西县委书记周东明自信地问。在大别山区的蜿蜒小路上漫步,吸着略带茅草香味的清新空气,听着淙淙流淌的小溪,望着大山顶上的繁星,正在“洗心”、“洗肺”的我们已被夜色陶醉了。

  不说碧水蓝天好,偏说山上星星多,有着“桐城遗风”的岳西人,很会展示当地的独特环境。然而,正如污染严重的富裕地区常说“穷得只剩下了钞票”,岳西人可谓“穷得只剩下了青山绿水”。这种不能用传统挖掘机开采的“贫矿”,能让岳西人脱贫致富吗?周东明依然自信:“虽然岳西还没有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但是,我们决心通过生态脱贫,盘活青山绿水。”在生态脱贫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岳西砍出了三板斧。

  小水电少了,靠什么发工资?

  不能把活水吃死,利用生态资源应遵循自然规律

  水,是岳西最丰富的资源之一,但大多是小溪流,只能建造小型水电站。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全县建成了80多座“小水电”。从能源角度看,“小水电”是绿色能源,还能为地方提供财政支持;但从生态角度看,“小水电”建设和管理不规范,就会导致溪水断流、鱼虾死亡、树木枯死。

  “从岳西的长远发展看,‘小水电’要慢慢退出来。”周东明说,实践证明,在当地“小水电”并不是利用水资源的最好方式,如果用这些资源来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效益并不差,还具有可持续性。

  对于周东明的想法,当地农民大多表示支持:“开发‘小水电’,钱都被来投资的老板们赚去了,我们啥都没得到!”但一些乡镇领导干部有顾虑,因为乡镇财政大都来自“小水电”。怎么办?“改革的难点在于调整利益关系,但只要民生这个大方向抓对了,那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周东明下了决心。

  岳西县黄尾镇是当地的“小水电”大镇,原有小水电11座。为了增加河水来水量,发展瀑布观光旅游业,2011年退出来3座“小水电”,还剩下8座。镇上每年财税收入300多万元,主要靠“小水电”,如今减少了几座,旅游业能弥补吗?“完全可以。今年通过景点门票及其他相关产业至少能带来100多万元的收入,今后每年收入超过300万元没问题。”黄尾镇宣传委员王业庆表示,没想到旅游业这么火爆,这让大家对未来前景都乐观起来。

  黄尾镇黄尾村村民王业平在当地旅游区开了一家名叫“山村人家”的“农家乐”,用当地“土菜”招待游客,很受欢迎。王业平说,他的年收入由过去的4000多元增加到今年的12万元以上,还带动相邻的7户农民提供蔬菜、肉类等,户均年收入也达到1万多元。

  然而,“小水电”牵一发而动全局。虽然岳西的旅游业年均增长30%,2012年游客达到100万人次,但藏富于民的旅游业难以增加财政收入。岳西的年财政收入约为5.7亿元,今后如果全部取消“小水电”,如何弥补财政缺口?“我们正在与国电集团合作搞抽水蓄能项目,今后每年可增加1.5亿元收入,基本能做到收支平衡。”周东明已经想好了“后手”。

  水稻少了,靠什么填肚子?

  不能把高海拔变成低效益,培育生态需求应遵循市场规律

  “像稻不是稻,叫瓜不是瓜,叶中包白笋,人人爱着它。”猜一种蔬菜?谜底:茭白。岳西农民有种植优质茭白的传统,但是仅仅把它当成副业。原来,当地的主粮是水稻,种在高山坝子的冷浸田里,过去常常因为气温过低而导致减产,甚至会颗粒无收。但“粮比天大”,当地老百姓还是屡冻屡种。显然,从比较效益上看,岳西高海拔地区不适合种水稻。

  “讲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岳西不具备条件;如果讲需求,岳西最适合‘卖山水’。然而,卖给谁?怎么卖?”周东明分析认为,岳西海拔600米—1200米,南有武汉、东有合肥,夏天,这里的气温比临近的“火炉”城市低近10摄氏度,不仅可以打造成附近大城市的“纳凉后花园”,还可以变成附近大城市的“错季茭白菜园”。

  “政府的想法很好,但是看不到实际效益,农民才不会搭理你。”岳西县石关乡副乡长林前进介绍,刚开始时,由于当地西红柿和黄瓜等需从外地进口,于是有农民选择种植这些“大路菜”,但菜贱伤农现象时有发生。后来有农民发现,由于低温影响,岳西茭白比外地的晚熟一到两个月,而且不施化肥,成了有机蔬菜,因此市场价格极好。由此,茭白种植面积才开始迅速扩大。

  “原来种水稻每亩赚1000元左右,现在每亩茭白能赚4000元左右,如果种四季豆,能赚6000元左右。”岳西县石关乡石关村中畈组农民余金国介绍。据2012年统计,岳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2.9万亩,年产鲜菜15万吨,实现产值5亿余元。

  周东明说,岳西“弃农”现象严重,除了外出打工收入、流转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外,目前人均经营性收入只占总收入的30%左右。如果能充分发挥特色生态农业作用,今后达到70%左右没问题,完全可以解决脱贫致富问题。

  “山上跑,洞里住,喝山泉,吃草药。”猜一种家畜?谜底:有机黑毛猪。安徽名山有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岳西县来榜镇的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该公司的几万头黑毛猪就放养在山上。不是野猪,为啥要养到山上的树林子里?

  不砍树了,靠什么挣“票子”?

  不能守着活树困死,实现生态价值应创新生产方式

  “山上不让砍树,靠山不能吃山,这不是很可惜?”公司负责人介绍,把黑毛猪放到山上养几个月,不仅瘦肉变多了,还带有香味,然后到山下圈养一两个月,把变粗的肉质调理细腻,拿到上海、江浙等地的市场卖,一斤售价能达到80—120元。

  巧借生态资源来提高附加值,使黑毛猪的价格提高了3倍,但养殖成本也增加了1倍。该公司采用“猪—沼—菜”的循环经济模式,将成本降低了10%左右;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组织方式,以较低成本带动了300多户农民生产致富。

  发展生态经济,需要采用新的经济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从养猪业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来看,引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才能获得话语权和定价权,从而抵御市场风险。”周东明表示,如果从生态经济角度看,这些资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大宗农产品的生态价值并降低其生产成本,从而获得新的绿色竞争力。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岳西的第二产业约占当地GDP的70%,第一产业约占30%,40多万人口中有30多万农民,产业结构和从业人员结构并不合理;而且其3/4的国土面积被用于生态保护,发展空间被极度压缩。

  “面对这些限制性条件,岳西想摘掉贫困帽子,没有别的路子可走,只有发展生态经济,靠生态脱贫。”周东明表示,这就要把岳西的传统经济转为生态经济,在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整。

  据了解,目前岳西正在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手工轻纺、光伏产业等劳动密集型和生态型工业,但推动投资大、见效慢的生态农业则要困难得多。岳西县来榜镇的一位干部表示,如果要帮助农户发展生态农业,每亩地至少要投入100元,只要砍一棵树卖就够了,但树又不能砍。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权益受损是明显的,现在生态补偿不是多了,而是量少、过于分散,起不了应有的作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独家:十六省市春运购票攻略汇集
  • 体育风云人物-孙杨叶诗文男女最佳 姚明获奖
  • 娱乐赵本山退出春晚不愿作品大改 仍感激央视
  • 财经去年GDP增速降至7.8% 创13年新低
  • 科技工信部叫停国内浏览器抢票插件
  • 博客小秘密:实名制下黄牛怎样倒卖火车票
  • 读书博物馆出证据:教材张作霖照片没错
  • 教育牛津面试官:我们只招最聪明的学生(图)
  • 育儿北京去年新生儿22万预计幼升小很惨烈
  • 陈九霖:新加坡经验不适合中国学习
  • 徐一睿:民富时代何以到来
  • 陈永昌:中国改革急需破解三大难点
  • 陈功:我在上海宁住酒店也不买房
  • 蒋锡培:关于年轻人玩微博的七个建议
  • 刘杉:2013年经济增长难以超速
  • 林园:股市中活得长最重要
  • 章玉贵:中国地方债风险加大亟须全面体检
  • 杨卓舒:领导者要尽量把工作交给别人做
  • 吴木銮:香港是如何治理空气污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