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茬麦独秆栽培技术要点

2013年10月10日 14:50  农业部网站 

  晚茬麦,由于冬前积温不足,容易造成生育前期苗小、苗弱、根系发育差,导致后期成穗少、产量低。但是,近几年生产实践表明,晚茬麦若采取独秆栽培技术,仍然可以获得每亩400公斤以上的高产。

  一、适期播种 晚茬独秆麦在日平均气温12~16℃时播种都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一般在10月下旬播种。试验表明,独秆栽培法对播种期的适应性较大,只要能保证足够的基本苗,播种较晚甚至“土里捂”(当年不出苗)也能获得较好的收成。

  二、密度合理 独秆栽培小麦要求基本苗相当于或略低于该栽培法适宜的每亩穗数。栽培密度较大,前期容易出现株间过于拥挤的现象,后期因小麦株型较紧凑,容易出现行间漏光现象。为协调前后矛盾,应尽量缩小行距,一般行距以10~15厘米为宜。播种前精选种子,做好发芽试验,准确计算播种量,是保证苗齐、苗全的重要措施。

  三、科学施肥 要求基肥增施有机肥,重施磷肥,一般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磷肥50~75公斤。氮肥施用要因地制宜,一般中产田要求全生育期每亩施标准氮肥60公斤,高产田施标准氮肥70公斤。含氮量高的地块,可不施氮素化肥作基肥;含氮量一般的地块,可施总氮量30%的氮肥作底肥。次年进行蹲苗,拔节至挑旗期再进行分类追肥。一般土壤肥力高、苗情好的,可到旗叶露尖时追肥。肥力较差的地块,可在拔节期进行追肥。

  四、控制浇水是独秆栽培成功的关键。独秆麦因播种晚,冬前生长量小,对土壤水分消耗少,所以在足墒播种的条件下,一般不浇冬水和返青水。是否浇起身水要依土壤墒情而定,只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一般不浇起身水。春后第一水,可在拔节至旗叶露尖时结合追肥进行,在开花至灌浆期再浇第二水,一般全生育期浇2~3水即可,干旱年份可酌情增加浇水次数。

(来源:农博会网)

(来源:农博会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弟弟回顾习仲勋革命往事
  • 体育国足微博:习主席 为了祖国 我们会努力的
  • 娱乐曝小S虚假代言涉欺诈 恐由证人变被告
  • 财经北京神秘抛房客:“大户”抛售十几套房产
  • 科技水货iPhone失卖点:或不能用中移动4G网
  • 博客李天一主辩律师:我为何不想参加二审
  • 读书历史上的狄仁杰:是神判并非神探
  • 教育学校集中销毁高中生手机引争议(图)
  • 陶冬:新兴市场必有一劫
  • 曹凤岐: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新进展
  • 叶檀:你真有那么富吗?
  • 徐斌:莫将地主当领主
  • 彦武:提名耶伦做美联储主席是致命错
  • 孙立坚:上海自贸区金融发展空间多大
  • Kingsley:鹰派美联储首位女主席耶伦
  • 王小广:别误读宏观经济数据
  • 张炎夏:上海自贸区到底砸了谁的饭碗
  • 罗毅:为什么中国绝不会有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