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麦客心酸苦辣:每天连续作业十几小时

2013年06月24日 18:19  央视半小时 

  麦收时节,哪个群体最活跃?当然是麦客。麦客,是在麦收时节在各省奔波替农户收麦子的人,他们走南闯北为别人割麦子,为自己挣生活。每天连续战力十几个小时,田间地头,暴晒,奔波,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梦想是什么?麦客经纪人的生活又是怎样的?《经济半小时》记者深入山东,全程记录麦客的心酸苦辣。

  一、麦客夫妇:为了生计不辞辛劳 

  每天连续作业十几小时

  在山东省临邑县申安镇刘楼村,记者遇见了来自河南省汝南县的麦客李杰胡全志夫妇,5月初,他们就开着收割机在湖北收麦子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从湖北、湖南、再到安徽,现在是最后一站山东。

  麦客李杰

  这天下午四点,起风了,天气预报说,今晚有雨,老乡们都争先恐后地抢着让李杰夫妇到自家地里收麦。

  李杰一边往地里走,一边和村民商量着收麦子的价钱。看得出,李杰和老乡们同样着急。下雨是麦客们最怕遇到的天气,因为一旦下雨,就得停工。现在刘楼村很多的大块面积的麦子都被别的大型收割机收了,剩下的多是不太好收的小块面积的麦子,不过眼下,李杰也顾不上挑三拣四,眼看着麦收就要结束,她和丈夫都希望能尽量多做一点。

  在一块小麦地旁,李杰和村民对这块地的面积产生了分歧,村民坚持说自己的这块地只有四分,愿意出50块的价格,但李杰觉得面积不止这些,想多向村民收10块钱。

  老乡们辛苦了一年,精打细算,但李杰和丈夫每天风吹日晒,再加上十几万的机器成本和日益高涨的油价,李杰也想尽量给自己多争取一些利益。李杰说,这样的价格已经少得不能再少了,毕竟油费的成本摆在这里。

  李杰、胡全志夫妇俩已经做了11年的麦客。家里90多岁的父母,还有一双儿女都要靠他们养活。李杰说,这两年做麦客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市场价格只能是随行就市,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面对村民们的讨价还价,李杰夫妇感到颇为无奈。

  就在我们拍摄的时候,李杰接到同伴的电话。原来,打来电话的是和李杰一同在临邑县做工得黑龙江麦客,刚干了半天,收了300块钱,他们就停在加油站附近休息了,因为已经找不到活干了。

  李杰说,每年,麦客们从南到北,一路征战,最怕的就是找不到活干。像李杰夫妇这样的外地麦客,找活更不容易。今天他们是跟着一个当地村民,每亩地给别人提成5元钱才能在这里收麦。李杰告诉记者,如果每天都有工作,即使再累也会开心,就怕遇到无活可干的时候,因为一想到自己花了几十万买的收割机但是赚不到钱,就急得不行。

  除了怕找不到活,麦客们最怕的是闹纠纷。李杰说,在外地经常碰到少给钱,不给钱,甚至是白做工的时候,而忍耐是做麦客必备的基本功。很多时候,李杰他们为了不惹麻烦,甚至会把钱还给村民。

  李杰今年已经50岁了。每次量地,她都要拿着卫星定位测量仪,在30多度的高温下挨家挨户绕着地块走一圈。一天能走多少里路,她自己都数不清。李杰告诉记者,这样的劳作非常辛苦,腿和脚都肿了,李杰曾经穿37号的鞋,现在只能穿上39号的了。

  因为忙着抢收小麦,李杰的丈夫胡全志没有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看到,收割机走过的地方都会扬起很大的灰尘。胡全志的脸上、身上全都是厚厚的尘土,一层薄薄的口罩根本起不到防护作用。胡全志今年52岁了,他每天都要连续十几个小时站在收割机上作业。而7年前,胡全志出过一次严重的车祸,落下了八级残疾。李杰说,当时丈夫把腿撞断了三截,头部也缝了14针。

  胡全志在尘土中工作

  现在白天干活,晚上开车赶路都要靠丈夫胡全志一个人。麦收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夫妻俩没日没夜挣了将近8万元钱,但因为挣得都是辛苦钱,越来越高的人工成本让夫妻俩怎么都舍不得雇人。

  李杰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夫妻二人如果雇一个工人,一季下来就要支付6万块钱的工费,再加上车损,10多万就白白流失了。因此,二人再辛苦也只能咬牙坚持。

  李杰说,对于我们的拍摄,她心里其实很矛盾,因为她不愿意家人看到夫妻俩在外面辛苦的情景,如果自己的母亲和孩子看到了,肯定会非常心酸。

  从5月初收割小麦到现在,李杰和胡全志已经走了几千里路,横跨了四个省,之后还要辗转各地收水稻、油菜籽,一直要到十月份才能回家。而为人女、为人母的李杰最惦记的就是家里90多岁的老母亲和9岁的小女儿。李杰告诉记者,出门在外无论多苦多累都可以忍耐,但一想到家里的孩子就非常难过。特别是女儿给自己打电话,问自己何时才能回家的时候,李杰一度哽咽难言。

  二、麦客经纪人:四处周旋协调事务 

  自家麦地无暇顾及

  像李杰胡全志这样的麦客,为了生计,不得不选择四处奔波。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到了地方却找不到活,这也是很多麦客的担心。也正因为如此,在麦客这个如游牧民族的群体中诞生了一种职业,麦客经纪人。

  在山东齐河县刘桥乡康庄村,记者见到了已经做了两年麦客的康应新。康应新三天前刚从河南回到老家,不过现在他的身份是麦客经纪人,主要负责帮外地来的麦客找活干,每亩地抽取6块钱的提成。

  康应新说外地麦客最怕找不到活,自己地头儿和人头儿都比较熟,就摇身一变成了麦客经纪人,帮麦客和村民协调处理各种事务,这样一来,还会多一份收入。

  麦客经纪人康应新

  记者在采访康应新时,他一边跟我们聊着,一边还在不停地打着电话安排事情,今年他带了河南的两部收割机,再加上自己的一共三部,每天他必须让这三台机器都能找到活干。

  麦收时节,康应新总是异常忙碌,早出晚归都是极其寻常的事。采访当天,康应新告诉记者自己前一天夜里将近3点才睡下,5点就又起床开工了。

  晚上十点钟,康应新的收割机在去另一块麦地干活的路上,车轮突然掉进了路边的坑里。不得不找来吊车帮忙。折腾了将近一个小时,总算把车弄上来。可是他没想到,这一个小时他就要花800元钱。然而,翻遍所有的衣兜,康应新带的钱都不够支付吊车的费用。

  最终,康应新东拼西凑凑了750元钱付了吊车钱。这时已经将近晚上11点,康应新还要接着去干活。路上,康应新还在心疼刚才花出去的750元钱。康应新对记者说,750块钱,按一亩地60块钱算,相当于自己白干了20亩地。

  晚上12点多,康应新收工回家了,河南的麦客也陆续赶了回来。康应新又开始忙着张罗其他麦客洗漱、吃饭。

  康应新做经纪人每亩地提成6元钱,这其中包括麦客们在干活期间的吃住、联系活儿以及帮助麦客协调在当地收割期间遇到的任何问题。麦客们对这位经纪人的工作显得很满意,因为康应新不仅能帮自己联系好活,还帮麦客们安排食宿,零件坏了也会帮麦客们买。

  凌晨了,麦客们在吃饭,康应新则坐在角落打电话联系着明天能去哪干活。可是打了半天的电话,康应新只联系到了几十亩地,显然不够三部收割机一天的活,这时已经是凌晨一点钟,康应新只能明天再接着联系。

  次日早上六点半,康应新带着河南商丘的麦客们出发了,他们要去附近的白毛李村收麦,这是康兴新一大早联系的大活儿。那里有将近100亩地,够麦客们忙一天的。

  安顿好了河南麦客,康应新准备去给自己的车联系活。康应新指着路上的收割机告诉记者,这些车都是没活干的。

  记者注意到,只要一上车,康应新就把车里的音乐开的很大声。他告诉记者,听音乐是为了提神,而且今年已经算熬得少了,要是连熬三五夜,站着都能睡着。

  正当康兴新到处找活时,齐河县农机局和农业合作社的人来了,他们给康兴新带来了一个大活。原来县里有个种粮大户,还有几千亩地没割。这单活的价格是54元一亩,管吃管住,虽说是比市场价格低了6元钱,但是面积很大,康兴新决定去干。可是还没出发,这单活就从54元一亩,变成了50元一亩。

  齐河县农机局副局长穆林说,因为有很多车听到了这个消息都往县里赶,价格一下子就掉了下来。50元一亩地比60元少了足足10元钱,这让康应新有些犹豫。不过考虑再三,康应新还是决定去做,眼看着麦收期快要结束,这单活估计是今年麦收结束之前的最后一单大活,他想尽量多做一点。

  康应新打算动身先去看看,然后回来再带另外两个车去。他还抽空翻了翻这两天的账。账本上记着从5月26号开始麦收到现在每天的账目,截止到现在已经割了将近1000亩。

  尽管已经割了不少地,但是康应新自家的十几亩地还没有收,老父亲听到天气预报说有雨,显得很着急,他担心一年的辛苦会泡了汤。现在整个村里就只有他们家的麦地孤零零地放在这。老父亲焦急地问儿子什么时候能从县城赶回来,康应新也没办法回答。

  晚上十二点,河南的麦客们收工回到了康应新的家,康应新也赶了回来,想带这两台车晚上连夜去干活。但是下午的这单活的价格已经从每亩地50元钱又降到了45元。因为价格太低,麦客们都不太想去,康应新也不勉强,双方开始结账。

  四天的时间,康应新做麦客经纪人挣了2000多块钱。麦客们明天将会离开这里,今年的麦收会战也告一段落。

  三、历尽艰辛只为美好明天 

  麦客们的希望与梦想

  记者一路追踪发现,无论是麦客经纪人还是麦客挣的都是辛苦钱。康兴新当经纪人赚了2000元,那李杰夫妇的活干得怎么样了呢?

  晚上十一点,李杰胡全志夫妇和同行的麦客们收工吃饭,今天是他们收工最早的一天。因为白天胡全志在干活的时候睡着了,直接从收割机上掉了下来。在这一个多月的小麦抢收期间,夫妻俩几乎每天都只睡两三个小时。而这一顿晚饭是他们今天吃的第一顿饭。

  当晚,他们睡觉的地方就是这道街的马路边上。为了看车,也为了省钱,他们通常都是睡在马路边,而且还不敢早睡。因为街道上的有些商户还没有收摊,早睡会影响别人走路,也会影响市容,就只能晚点睡。李杰对记者说,下雨了夫妻二人就睡在车里面,不下雨就睡在地下,还是睡在地下舒服一点,能把腿伸直。

  每天晚上收工回来,是李杰最想家的时候,出门在外,9岁的小女儿是她最大的牵挂。晚上,夫妻俩终于睡在马路边的蚊帐里,可李杰却还在翻看着女儿的照片,李杰告诉记者,女儿刚满两岁半的时候自己就和丈夫出来割麦子了,现在已经离家半年之久了。

  第二天早上六点,李杰起床后用凉水洗头,李杰说,每天都是如此,早已习惯。出门在外,水对麦客们来说也成了非常宝贵的东西,麦客们都格外珍惜着用。

  麦客生活不便清晨用凉水洗头

  在外面连续工作了一个月,夫妻俩的全部家当都在车内不足3平米的狭小空间里。除了衣服被子必备的东西之外,还放了一些洗衣服用的水桶,和方便面、火腿肠等食物。对于南征北战的麦客们来说,装载收割机的小卡车就是他们流动的家,它装载着麦客们的所有生活,更装载着麦客们的全部希望。

  前一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本来联系好的200亩地的活儿泡汤了,平时麦客们最怕下雨,可这一刻,夫妻俩却显得非常高兴,因为终于可以稍事休息一下。

  早上7点,李杰夫妇又出发了,他们要趁着下雨赶着去另一个地方继续收麦。而康应新和他的麦客们拿着手中的辛苦钱也正计划着自己心中的梦想。来自周口的一位女麦客告诉记者,自己的愿望就是早点回家。商丘的麦客则告诉记者,自己想买辆轿车开开。

  而康应新的计划却是再买辆可以收玉米的机器,接着干。在康应新的家里,康应新号召来自河南的麦客们一同举杯,为了明年继续合作,为了明年的山东之行。

  半小时观察

  麦客是一群与时间赛跑的人,他们可以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天睡在马路边,一天连续站立、暴晒十几个小时,满面尘灰,只要能多挣些钱。他们的心中记挂着孩子,他们希望努力干活,让以后的日子好过些。麦收快结束了,我们希望麦客们好好保重身体,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建立一个信息平台,把麦客这个买卖市场中的供需双方的信息都汇总起来,如果信息能够更加畅通和透明,麦客们也会少一些辛苦和担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西“房媳”家族至少15人担任公职
  • 体育联合会杯-托雷斯破门西班牙3-0胜
  • 娱乐蒋雯丽被曝姐弟恋 与小16岁男星玩地下情
  • 财经李克强上任百日:打破惯性未救银行钱荒
  • 科技中移动类Skype应用Jego暂停内幕
  • 博客小孩饿死我们都是沉默帮凶 实拍超级月亮
  • 读书西方最推崇的领袖传记:毛泽东传
  • 教育重庆理科状元曾三考北大失败 高考状元
  • 育儿男童因父亲心情不好被罚赤身暴晒(图)
  • 章玉贵:银行业不可再躺在床上数钱
  • 高善文:钱荒问题会带来三波冲击
  • 王福重:中国会不会出现金融危机
  • 金岩石:楼市调控的目标是社会公平
  • 尹中立:货币快速扩张下为啥出现钱荒
  • 姜国华:如何利用洗大澡来管理利润
  • 周彦武:中国大陆没有电子产业
  • 石建勋:不差钱的中国为何出现钱荒
  • 水皮:中美货币政策的两难困境
  • 于晓华:中国经济5年内不会崩溃